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06章、西宫问脉(2)

起身,随侍太监王坤也急忙伸手护着他。

“景岳先生坐,不讲究的,我就想和老先生随便聊聊。”

张介宾还是换到了朱慈炅下首。

“正好,老臣这两天没进宫,正好帮皇上把把脉。”

朱慈炅点点头,把手伸给了他。

“你们的医书写得怎么样?”

张介宾得意一笑。

“还行,大家献方并无藏私,老夫也没有想到,临老了还能有如此机遇。皇上放心,我们一定尽力编出一本可以继往开来重启医典,大家心气都很高。”

朱慈炅换了一只手。

“我相信先生,不过不用太急,别弄得废寝忘食的。其他名医在南京还习惯吗?有什么需要,你只管跟田维章开口。朕帮不上什么忙,但后勤保障这块朕肯定可以满足你们。”

张介宾停下了把脉,拱手道。

“皇上放心,大家都很满意,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的,内廷、太医院都挺配合的。”

朱慈炅点头表示满意。

“朕还有个要求,你们要尽量用白话把医学上的事说清楚,不要搞得太深奥,显得很厉害的样子。”

张介宾连忙答应。

“老臣明白。”

朱慈炅转头,看到张荷华憋着嘴,似是对自己的“书法”很不满意,偷偷的想丢了,朱慈炅看到她时,她还有点脸红,脸上是紫禁城深锁了的童真。

朱慈炅注意到,她又已经是抓笔涂鸦了,示意王坤去教她后,朱慈炅靠在椅背上。

“景岳先生,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回北京?”

张介宾脸色大变,有些着急。

“皇上,你身体虽然康健,但年岁实在幼小,这寒冬腊月的,真的不适合长途奔波。”

朱慈炅摇摇头。

“我知道,但我离开北京才几个月,北京就有点乱了,真要在南京呆过十多年,我都不知道北京会变成什么样。”

张介宾稍微沉吟,一动不动的看着小孙女在御案上僭越图画,良久方才开口。

“皇上,如论治国,老臣一窍不通。不过老臣最近和叶太医交流针灸和汤剂的区别,便是叶太医也说,针灸只对急症,汤剂才是固本良方。

素问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皇上,药剂津液也需经脾胃运化、三焦通调才能输布全身,从来治病也需要循序渐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