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炳争强调道。“如果遭遇伏击,不要恋战,优先保护物资和人员安全。”
运输队从地下基地的主要出口出发,沿着预定的路线向北风谷地前进。前半段路程在地下通道中进行,相对安全。地穴族为这次行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他们的向导熟悉地下通道的每一个细节。
“前方五百米处有一个岔路口,”地穴族向导提醒道。“我们要选择右边的通道,它直接通向第一个地表出口。”
地下行进比预期的顺利。通道宽敞,聚能场照明系统提供了充足的光线。运输队保持着紧密的队形,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经过三个小时的地下行进,运输队到达了第一个地表出口。这里是一个隐蔽的洞穴,出口被巧妙地掩盖在一片巨石之间。
“侦察兵先行,”炳争下达命令。“确认外面的安全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出发。”
两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小心翼翼地爬出洞穴,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这里是一片相对平坦的雪原,视野开阔,但也意味着缺乏掩护。
“外面情况正常,”侦察兵通过通讯器汇报。“没有发现敌人活动的迹象,天气条件良好,能见度高。”
炳争决定立即行动。运输队迅速从洞穴中出来,在雪原上排成战术队形。前卫负责探路和警戒,主力部队保护物资,后卫负责断后和应急支援。
地表行进需要更高的警觉性。虽然个人聚能装置能够提供保温,但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仍然是一个挑战。更重要的是,开阔的地形让他们很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
“保持队形,注意观察四周,”炳争不断提醒队员们。“我们现在是最脆弱的时候。”
队伍在雪原上稳步前进。厚厚的积雪让行走变得困难,但特制的雪地靴和聚能装置的辅助让这种困难变得可以承受。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经过一个小时的地表行进,运输队到达了下一个地下入口。这里是一个废弃的冰族前哨站,在大迁移前就已经被遗弃。地下入口隐藏在前哨站的废墟中。
“进入地下前,再次确认周围安全,”炳争谨慎地下令。
侦察兵对废墟进行了仔细的搜索,确认没有敌人在此设置伏击。运输队快速进入地下通道,继续向目标前进。
第二段地下行程相对较长,但路况良好。这条通道是地穴族在多年前挖掘的,连接着几个重要的地下节点。通道内的聚能场照明系统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