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点头道:
“自然认识,何大人是我们原阳县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原阳县上下十余万百姓对何大人无不敬重。”
陆宁儿眼前一亮,心中暗道:
“果然与大师兄有关。”
随后又问道:
“何大人在你们原阳县声望这么高啊?”
徐行之点头道:
“那是当然,何大人来原阳县后,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清除盘踞在原阳县的几个邪派宗门。”
“不仅如此,何大人还新建了原阳县官学,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百姓孩子,都能入学。”
“说起来我这次能够进京参加这次的自举大考,全靠何大人的官学。”
陆宁儿心中那一缕疑问也终于解开了。
难怪在第一眼见到少年的时候便感觉他身上的气质有些熟悉,这种气质分明与大师兄如出一辙。
这么说来,徐行之也算是书院一脉的传人了。
这就不奇怪了。
但让陆宁儿有些疑惑的是,徐行之的一看就是与文道极为契合读书人,这种人才大师兄为何没有亲自收入门下?
“徐行之,你的学问就是跟何大人学的?那...你算是何大人的弟子咯?”
徐行之笑着摇了摇头道:
“我哪有那个福气。”
“三年前,我母亲离世,世上再无亲人。求生无门的情况下何大人建好了官学,正好在招洒扫清理的小工。”
“原本学塾的负责人是不要我的,何大人见我可怜收下了我,留我在学塾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至少能有口饭吃。”
“后来何大人见我常常站在课室门外旁听,便让我也入了学塾一起读书。”
“我自然是很想拜何大人为师,可是...我这种身份,哪有资格去开这个口?”
“就连县里那些世家子弟想要拜师何大人,何大人都给拒绝了,更别说我了...”
陆宁儿闻言点了点头,心中大概有了猜测。
大师兄看来是很看重这个少年,所以才想要多观察观察。
说到这里,陆宁儿指了指徐行之的胸口问道:
“何大人是不是送给你什么东西?”
徐行之一愣,诧异道:
“陆姑娘怎么知道?”
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一个用布包着的小包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