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的这套报价是要搭上它集成的电子稳定系统的,所以是最贵的,还需要看量,大概就是1.2万-1.5万的区间。”胡铮南斟酌道,“如果是换成采埃孚的高强度钢加铝合金,估计是在1万-1.2万,如果是日进的,估计能低到0.8万左右。”
博世是搭着卖,价格最贵,日进的是钢制双叉臂,只有基础的传感器,厚度也要薄一些。
因为只是初步接触,所以聊的价格都定不下来,而且涉及到模具开发,也具有不同的支付方案,要么是模具钱额外付掉,要么是平摊到悬架成本里。
俞兴微微点头:“要是规模化采购,这一套降个10%或者15%,也不少。”
胡铮南凝重道:“那更要看市场情况怎么样了,我们的定价肯定会产生很大影响。”
要是一年的需求量超过5万套,成本能够降低,但一年五万就意味着每个月至少是4166辆销量。
4166辆
胡铮南觉得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售价是奔着中高端去的。
他这么一想,脑子里的小人又开始往第一套方案站了。
要是用麦弗逊,一套铝合金的麦弗逊+多连杆+电子稳定系统esp,博世的价格差不多0.8万左右。
一辆车的利润能多少?
这两套方案最多就能有7000块钱的差额了。
俞兴踌躇片刻,问道:“国产化替代的效果怎么样?”
“申城汇众有麦格纳的技术,但没有铝合金锻造,宁波华翔那边有对博世的逆向研究,但很难满足我们搞纵置的定制化,它俩的产品效果差不多是博世的六七成,博世的疲劳寿命是80万次循环,它们大概50万次,价格也差不多是六七成。”胡铮南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六七成的效果对应六七成的价格。
只是,华翔肯定不行,碳硅这边做纵置会占用机舱中部空间,这就迫使双叉臂悬架的上下摆臂要向两侧延伸,也就导致安装位置、摆臂长度都是定制化的。
俞兴默默思考许久,询问道:“胡总,你更倾向于哪种方案?”
胡铮南忽然觉得嗓子好痒,他连续喝了三口茶又开始觉得头皮发麻,踌躇着说不出倾向。
“没事,你尽管说,又不会把责任推到你身上。”俞兴看出来胡总的迟疑和紧张,这么说了一句后又说道,“我是感觉我们如果能在整体框架上先具有竞争力,这肯定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