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代,也能保存几个月甚至更久。”
哼,又是这种原始的能量保存方式。
脑海里,小馋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屑,
不过,凡人,听起来这个叫‘寿司’的东西,是‘鲊’的能量形态进化版?有点意思,本神倒要看看,它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陈品顿了顿,话锋一转。“后来,这种技术传到了东瀛。大概是在公元八世纪前后,奈良时代。”
“东瀛人学会了这个技术,但他们发现,腌制时间太长,米会变得又酸又烂,根本没法吃。”
就在陈品科普的时候,吧台后的小野二郎已经开始工作了。
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从身前的冰柜里,取出一块鱼肉。
一刀,切下。
刀刃在灯光下闪过一道寒光。
鱼肉应声而断,切面平整如镜。
他的动作,仿佛与陈品口中的历史形成了某种跨越时空的对话。
陈品的声音仍在继续:
“于是,他们开始琢磨:能不能缩短发酵时间?这一琢磨,就琢磨出了一个新品种——''生成鲊''。就是把发酵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天,这样米还能吃,鱼也有了微微的酸味和发酵香气。”
小野二郎捏起一小团晶莹的醋饭,手指翻飞,只三下,一个完美的饭团便已成型。
他的耳朵似乎微微动了一下,显然注意到了这边持续不断的、清晰的中文解说。
“到了江户时代,有个叫华屋与兵卫的家伙,灵光一闪:既然要的是那股酸味,我直接用醋不就行了?还发酵个屁啊!”
陈品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
“于是,他发明了''早寿司'',也就是现在东瀛寿司的前身。用醋拌饭,上面放一片新鲜生鱼,一捏,一贯寿司就成了。”
“从此,寿司从一种''保存技术'',变成了一种''快餐''。”
他看着镜头,做出了总结。
“所以啊,寿司的根,在华夏。它的爹,是咱们的''鲊''。只不过,这个徒弟把师父教的保存手艺,改良成了一门极致的鲜食艺术。”
直播间彻底炸了。
我草!原来寿司是咱们传过去的?!
这么说,东瀛料理的两大支柱,拉面和寿司,根儿都在咱们这儿?
华夏:我只是随手教了你们两招,你们却当成了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