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12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2)

他只是一个侥幸穿越的普通人。

他没有能力去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向,也没有本事去拯救每一个人。

可王承柱不一样。

这是一个他“预知”了结局的悲剧。

一个他明明知道会发生,却可能无能为力的悲剧。

这种“知晓天命”的感觉,带给他的不是掌控一切的快感,而是一种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负罪感和无力感。

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英雄,在自己面前,走向既定的死亡。

他做不到。

真的做不到!

必须做点什么!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

可他能做什么?

耿忠的大脑,开始飞速地运转起来,在脑海中,进行着各种方案的推演。

方案a:直接警告

场景推演:他冲到正在部署作战的李云龙面前,抓住他的胳膊,急切地说道:“团长!不能让柱子打完炮就探头!对面山上有鬼子的狙击手!他会死的!”

可能的结果:李云龙会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然后一脚把他踹开,骂道:“你他娘的怎么知道有狙击手?你是千里眼还是顺风耳?给老子滚一边去,别在这儿妖言惑众,扰乱军心!”

然后,他会被当成一个因为紧张而胡言乱语的疯子,被警卫员强行带走,甚至关起来。

彻底失去干预的机会。

结论:此路不通!

方案b:匿名提醒

场景推演:他找来一张纸,在上面写下“小心狙击手,打完炮别探头”,然后偷偷地塞给王承柱,或者放在炮位旁边。

可能的结果:在战前这种紧张的时刻,一张来历不明的纸条,会立刻引起最高级别的警惕。他会被当成奸细、特务,被抓起来严加审讯。到时候,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结论:风险极大,等同于自杀!

方案c:关键时刻,物理干预

场景推演:他想办法混到炮兵阵地。就在王承柱打完炮,兴奋地准备探头欢呼的那一瞬间,他像一头猎豹一样冲上去,把他狠狠地扑倒在地。

可能的结果:也许能救下柱子的命。但然后呢?他怎么解释自己的行为?“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会被打死”?

更关键的是,万一他的扑救,影响了柱子的情绪,甚至影响了最后一发炮弹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