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他们是尘埃(5)

三人走入县衙内交谈着,说完了县内治理之事,就说起了如今的咸阳。

咸阳发生的事早就传遍了关中各县,以及李斯向始皇帝进谏封禅泰山,此事引得众多齐鲁博士不满。

甚至还有一队齐鲁博士被送去了上郡,却在半路逃了,而被军法处置。

章邯道:“军中之事向来如此,一个逃了不管,就会有第二个逃,第三个换作末将,不论他们逃得有多远,都要将他们抓回来,在全军面前军法处置,方能让军心不乱,否则如何治军?如何戍守边疆。”

司马欣看向叔孙通。

叔孙通也是沉默不言。

见此人似乎不站在齐鲁博士那一边,司马欣就放心了,否则他担心叔孙通会影响他进步。

但沉默良久

叔孙通终究还是开口了,他道:“此事虽说丞相亲自批复,人却是老太尉的蒙家将领带走的。”

老太尉乃是秦廷的三公,为始皇帝掌管天下兵马,自然是老太尉的将军护送。

叔孙通又道:“咸阳送来的消息,说是有人称丞相李斯教唆公子扶苏,但老夫看来多半是公子扶苏让丞相李斯这么做的,说不定公子更想让始皇帝封禅泰山。”

丞相,始皇帝,公子扶苏,老太尉,齐鲁博士章邯只觉得脑子有点乱,望着县衙外的景色。不语。

章邯很钦佩叔孙通的能力,但有时不喜叔孙通的大胆,叔孙通总是一副看透了的神情,好似他看到了公子扶苏的意图,有些事甚至不用公子交代,他叔孙通就主动将那些事安排好了。

而事后,章邯在咸阳与渭南往来的文书中,发现叔孙通做得并没有错。

一年十五斗粮食的确是个负担,但敬业县的负担更大,教一个孩子实则耗费颇多。

当从华阴县离开时,章邯与叔孙通走向潼关县,见到了有不少县民正在打理着公子曾经住过的这座宅邸,足可见公子扶苏有多么的受人们的爱戴,他们将一些麦子装入一个小巧的布袋子中,而后挂在宅邸的墙外,就当是给公子进献他们种出来的麦子。

章邯赶着牛车,道:“你说陇西会丰收吗?”

叔孙通道:“会的。”

“陇西的人口其实不够吧?”

“人口不够就再迁民。”

“也对。”

关中临近四月,农礼结束的第二天,章台宫开始了今年的第一次正式廷议,今天前来廷议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