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7章-是谁?(4)

苏晚萤迅速与从虚境中强行脱离、脸色同样难看的沈默交换了眼神,无需言语,对方便已了然。

实验开始了。

沈默拿起一张白纸,用笔在上面清晰地写下三个字:“我渴了。”随即,他将纸张投入焚烧盆,火苗窜起,转瞬间便将物证化为灰烬。

整个过程中,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甚至连嘴唇都没有动一下,只是在脑海中重复着这个简单的需求。

屋内一片死寂。

苏晚萤和小舟都静静地坐着,仿佛什么也未发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大约十分钟后,一直安静得像一尊雕塑的小舟,忽然毫无征兆地站起身,径直走向角落的饮水机,接了一杯温水,走到沈默面前,轻轻递给了他。

苏晚萤的脊背窜上一股无法抑制的寒意。

他们进行了第二次实验。

这一次,沈默连纸笔都未动用。

他只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清晰地构建出一个指令:“打开窗。”

几乎就在他这个念头成型的瞬间,小舟便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毫不犹豫地拧开了紧闭的窗户把手。

傍晚的冷风灌入室内,吹得人汗毛倒竖。

真相昭然若揭。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契约系统,或许根本不需要本人开口。

只要有一个“可被代理的语言载体”存在,一个能够接收并转述其思想的“替身”在侧,就能完成整个指令的响应闭环。

此前所有试图通过物理隔绝、信息屏蔽来破解契约的行动,都注定失败。

因为他们三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密不可分的“语言共同体”。

沈默是思想的源头,小舟是无声的转述者,而契约,则是最终的聆听与执行者。

必须切断这条代语的链条。他们必须让沈默的思想,彻底“失联”。

“有一个极端的办法。”苏晚萤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从一个恒温恒湿的金属箱中,取出了一件被丝绸包裹的藏品,“这是博物馆的馆藏,一件唐代的法器,名为‘失语铜铃’。根据文献记载,是古代高僧用于闭关时断绝妄念的工具。它的原理是以一种特殊的音频震荡,强行扰乱大脑颞叶的语言中枢,从而达到内外皆寂、不起心念的境界。”

她顿了顿,目光凝重地看着沈默:“但这是不可逆的干扰。使用过度,极有可能导致永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