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飞升者嫦娥(14)

际,找一个叫‘有黄’的人,占卜吉凶,说我此行会如何。

由此可见,什么身不由己飞升,并没有这事。

另外绝对不可能是护药,最早的记载,就是‘窃’。唐以前所有关于嫦娥的记载,统统都是‘窃药’,‘窃’是这个故事最最核心的关键词。

嫦娥经过唐朝短暂地提升地位,之后又继续沦为花瓶。总体上来说,主角是羿,嫦娥是附庸。

也就是说,反过来,上古五帝时期,如果山海经记载了这件事,那么姮娥应该才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人物。

在汉代的墓葬中,有嫦娥奔月图,图中嫦娥人首蛇身,甚至是人首龙身,因为有龙爪般的双腿。

而她所飞向的月亮,中间画了个蟾蜍。这就跟归藏对上了。

但是,并不是变成了蟾蜍,而是嫦娥去的月球上,本来就有蟾蜍。

注意,这是文物,反应了汉朝时,他们认为,嫦娥与女娲、西王母一样,都是人首蛇身。

可是,淮南子竟然没有提这个事。

我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淮南子作者,包括西汉学者,觉得这不重要,就是个故老相传的传说,说姮娥是人首蛇身。

甚至于,是西汉版本的山海经,描述了姮娥是人首蛇身!所以西汉学者们知道这个形象。

但是为什么人首蛇身,这个形象怎么来的,他们不知道。

姮娥是个什么人,是祖先吗?不是啊,她发明了啥?偷了西王母的不死药,又不是补天,又不是治水,又不是射日,没什么好歌颂的,所以觉得这没意义,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只抓重点,将嫦娥的事迹提炼出来,与大羿的故事融合。将偷药这件事,从大羿的视角去讲述,将大羿作为主角。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那就是西汉人认为姮娥是常羲,这个说法你们应该也都知道,常羲生十二月,姮娥也是月神,所以说这俩其实是一个人。

对此,我有很多可以反驳的,但这里写不下,就不扯了。

总之,言归正传。

根据姮娥的形象演变,传说演变,地位演变。我们可以逆推得知,在上古时期,或者山海经古老版本中。

第一,姮娥才是核心人物,甚至于她的地位可能很高,至少不可能是普通人,有一定的能力,否则怎么偷药?只是因为她‘走了’所以关于姮娥以前的事,没有太多流传,只有窃药奔月这么个事流传下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