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民国大学学生飘(一)(1)

民国二十七年秋,上海的梧桐叶被战火熏得泛黄,飘背着母亲连夜缝制的蓝布包袱,挤在拥挤的火车车厢里,耳边满是逃难人群的叹息与孩子的啼哭。她的父亲是沪江大学的教授,三个月前随校西迁,临走前给她寄来一封字迹潦草的信,只说“联大乃读书人之薪火,速来昆明汇合”。

火车在崇山峻岭间颠簸,每到一个站点,都有穿着破旧军装的士兵上车查验。飘把父亲的信藏在贴身的衣袋里,指尖反复摩挲着信纸边缘,心里既忐忑又期待。她听说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而成,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学者,可也听闻滇缅公路崎岖难行,日军的飞机时常在头顶盘旋。

行至贵阳时,火车突然停了下来。车厢里的人纷纷探出头,只见前方铁轨被炸毁了一段,碎石散落一地。列车员拿着扩音喇叭大喊:“各位旅客,前方路段遇袭,需换乘汽车前往昆明!”飘跟着人群下车,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换乘的汽车是破旧的卡车,车厢里堆满了行李和书籍,飘只能挤在角落,双手紧紧抓住栏杆。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路面坑坑洼洼,每一次颠簸都让她浑身酸痛。途中,她认识了同去联大的男生陈默,他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怀里抱着一摞线装书,说起联大的教授时,眼睛里满是崇拜。“听说朱自清先生会在课堂上朗诵诗歌,闻一多先生还会带着学生去野外考察呢!”陈默的话,让飘对西南联大的向往又多了几分。

历经十几天的奔波,飘终于抵达昆明。站在联大校门口,她望着那简陋的校门,门框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几个大字虽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坚韧的力量。校园里没有像样的教学楼,大多是铁皮屋顶的平房,风吹过的时候,屋顶会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随处可见捧着书本的学生,有的坐在树下,有的靠在墙角,即使是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专注地学习。

飘的宿舍是一间简陋的土坯房,里面摆放着四张上下铺的床,墙壁上布满了裂缝。同宿舍的有三个女生,分别是来自北大的林薇、清华的苏晓和南开的赵敏。林薇性格开朗,擅长交际;苏晓文静内敛,喜欢钻研数学;赵敏则活泼好动,对生物学充满兴趣。她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性格,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在烽火中坚持学习,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顿好行李后,飘迫不及待地想去校园里逛逛。她沿着校园的小路行走,看到了一间间简陋的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