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高烧在室友们的照料下渐渐退去,当她重新坐回铁皮教室听课时,望着窗外被炸弹炸出的弹坑已被填上新土,几株野草从裂缝中探出头,忽然觉得这满目疮痍的校园里,藏着比书本更坚韧的力量。这天课后,陈默匆匆找到她,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你听说了吗?最近夜里总有人在校园西角听到奇怪的电流声,有人还记录下了这样的波形。”
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折线,飘看着那不规则的纹路,忽然想起上个月随林砚去校外采购时,曾在一家旧货铺见过类似的电台零件。林砚是物理系的学生,痴迷无线电技术,课余总在宿舍摆弄各种电子元件,还曾说要组装一台能接收前线消息的电台。“或许是林砚在试验新设备?”飘话音刚落,就见林砚抱着一个铁皮盒子从远处跑来,脸上满是焦急:“那不是我的信号!我昨晚去西角核查过,那信号频率很特殊,不像是民用电台,倒像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像是日军的侦察电台。”
这话让飘和陈默都愣住了。昆明作为滇缅公路的重要枢纽,一直是日军侦察的重点区域,可没想到敌人的电台信号会出现在联大校园附近。当晚,三人约上林薇、苏晓和赵敏,趁着夜色悄悄摸到校园西角。这里是一片废弃的菜园,只留下几间破旧的草棚,月光下,草棚的缝隙里果然透出微弱的红光,伴随着“滋滋”的电流声。
林砚从铁皮盒里掏出自制的信号检测仪,指针在表盘上剧烈跳动。“信号源就在草棚里。”他刚要上前,就被飘拉住:“等等,里面可能有人。”苏晓从包里拿出纸笔,快速画下草棚的结构:“左边有个通风口,我们可以从那里观察。”赵敏则悄悄绕到草棚后方,仔细检查是否有其他出口。
就在众人分工协作时,草棚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着短打的男子提着煤油灯走了出来。陈默立刻拉着大家躲到树后,只见那男子左右张望片刻,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盒,快速按动上面的按钮,电流声随即停止。“他在发送信号!”林砚压低声音,手中的检测仪指针慢慢归零。等男子离开后,众人小心翼翼地走进草棚,发现里面只有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台简陋的电台,旁边还有一张标注着滇缅公路沿线站点的地图。
“这肯定是日军的间谍据点!”飘指着地图上被圈出的联大位置,心里一阵发凉。林砚仔细检查电台,发现里面还藏着一张纸条,上面用日文写着“下月三日,轰炸滇缅公路桥梁”。众人意识到事情紧急,立刻将情况报告给学校的训导处。第二天,联大组织师生配合当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