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章民国大学学生飘(二)(4)

可以用这些设备传递消息。”林砚一边调试电台,一边说,“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还能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有一天,防空洞里突然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大家以为是日军飞机来袭,纷纷躲到角落。可过了一会儿,却听到洞外传来欢呼声。原来,是盟军的飞机击落了两架日军轰炸机,这是昆明防空战取得的重大胜利。林砚立刻打开电台,接收到了盟军传来的捷报,他兴奋地把消息告诉大家,防空洞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飘看着身边的同学们,有的在认真记笔记,有的在讨论学术问题,有的在擦拭自己的书本,忽然觉得,在这个昏暗的防空洞里,藏着中国未来的希望。她从包里拿出父亲寄来的家书,上面写着:“沪上虽遭战火,但读书人的风骨不能丢。联大是抗战时期的文化堡垒,你们要在这里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飘把家书递给身边的林薇,林薇看完后,又传给了苏晓和赵敏,大家轮流阅读,家书里的每一句话,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

这天晚上,飘和林砚在校园里散步,月光洒在铁皮屋顶上,反射出微弱的光芒。林砚忽然说:“我想组装一台大功率电台,让联大的声音传到全国各地,告诉大家,即使在炮火中,我们依然在坚持学习,坚持抗战。”飘看着林砚坚定的眼神,笑着说:“我帮你收集资料,苏晓可以帮你计算电路参数,赵敏能帮你寻找零件,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六人组成了一个“无线电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林砚的宿舍里组装电台。苏晓用数学知识计算电路的最佳参数,赵敏则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昆明的大街小巷,从旧货铺里淘换零件,陈默和林薇负责绘制电路图,飘则整理资料,撰写广播稿。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台大功率电台终于组装完成。

当林砚按下发射按钮,飘对着麦克风轻声说道:“这里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烽火弥漫的岁月里,我们坚守着读书人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电波穿过夜空,传到了全国各地,无数人听到了来自联大的声音,感受到了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随着抗战形势的逐渐好转,联大的师生们开始期待胜利的到来。这天,沈从文先生给飘和同学们讲课时,提到了滇西的一座雪山,山上有一座古老的书院,相传里面藏着许多珍贵的古籍,在抗战爆发后,这些古籍一直被当地的学者保护着。“如果能把这些古籍运回联大,不仅能丰富学校的藏书,还能让这些文化瑰宝得以传承。”沈先生的话,让飘和林砚萌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