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去雪山寻找书院的想法。
他们很快制定了出行计划,准备利用寒假的时间前往滇西雪山。出发前,沈从文先生送给飘一本滇西文化志,里面详细记载了雪山的地形和书院的历史;林砚的父亲则寄来了一件厚厚的羊皮袄和一张雪山的路线图。众人带着满满的期待,踏上了前往雪山的旅程。
雪山的路途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沿途寒风刺骨,积雪没膝,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赵敏从小在山区长大,熟悉雪地生存技巧,她教大家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在雪地里搭建临时帐篷;苏晓则用随身携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实时监测天气变化,提醒大家注意雪崩的风险。
走到半山腰时,天气突然变坏,狂风夹杂着雪花呼啸而至,能见度不足一米。“我们必须尽快找到避风的地方!”林砚大声喊道,众人相互搀扶着,在风雪中艰难前行。就在这时,飘看到远处有一座破旧的木屋,她立刻带领大家朝着木屋的方向走去。
木屋里住着一位名叫老周的猎人,他告诉众人,雪山最近不太平,有一群盗猎者经常在附近活动,还曾试图闯入古老的书院抢夺古籍。“书院里的学者们为了保护古籍,已经和盗猎者周旋了很久。”老周的话让飘和林砚更加担心,他们决定加快脚步,尽快赶到书院。
在老周的指引下,众人终于在雪山深处找到了那座古老的书院。书院的大门紧闭,墙上刻着“崇文尚武”四个大字,虽然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透着一股庄严的气息。飘轻轻敲了敲大门,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是谁?”
“我们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想来拜访书院的学者,希望能为保护古籍出一份力。”飘大声回答。大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出来,他是书院的院长李老先生。李老先生得知众人的来意后,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入书院。
书院里珍藏着数千册古籍,从唐宋时期的善本到明清时期的手稿,琳琅满目。李老先生告诉众人,抗战爆发后,他们为了保护这些古籍,将书院搬到了雪山深处,可还是被盗猎者盯上了。“这些古籍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我们就算拼了性命,也要保护好它们。”李老先生的话,让飘和同学们深受感动。
当天晚上,众人和书院的学者们一起商讨保护古籍的办法。林砚提议在书院周围安装简易的警报装置,一旦有盗猎者靠近,就能及时发出警报;飘则建议将部分珍贵的古籍拍照存档,万一古籍遭到破坏,也能留下备份;陈默、林薇、苏晓和赵敏则主动承担起巡逻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