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复杂心思。
入夜后,列车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隆隆前行。窗外漆黑一片,只有偶尔闪过的零星灯火,如同鬼火般飘忽。
包厢里,晚秋因为白日的惊吓和旅途劳顿,终于靠在龙二肩头沉沉睡去,只是睡得并不安稳,睫毛不时颤动。龙二轻轻调整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自己则依旧保持着警惕。
他望着窗外无边的黑暗,思绪飘远。沈阳,那座关外的重镇,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局面?于秀凝、陈明,吴敬中口中的“老部下”,是否真的可靠?关东军、满铁、地方势力那里的水,只怕比津塘更深、更浑。
更重要的是,他此行肩负着打通并巩固东北-津塘-国统区秘密通道的重任。这不仅是条财路,未来更可能成为传递情报、甚至影响战局的生命线。每一步都不能走错。
第二天午后,列车终于驶过山海关,正式进入了所谓的“满洲国”地界。
气氛陡然变得更加压抑。站台上的警察和宪兵换成了关东军和伪满军警,盘查更加严格,对“满洲国”居民和关内来的“中国人”态度极其粗暴。日语和生硬的“国语”(日语影响的汉语)广播交替响起,充斥着“日满亲善”、“王道乐土”的虚伪宣传。
龙二注意到,晚秋在看到一名伪满警察用枪托殴打一个不慎掉落行李的老年旅客时,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紧紧咬住了嘴唇。他伸出手,覆盖在她冰凉的手背上,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我们快到了。”他低声道。
穆晚秋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恢复平静。她知道,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她必须更加坚强,不能给龙二添麻烦。
列车最终在一声疲惫的汽笛声中,缓缓驶入了沈阳站。
站台更加庞大,也更加混乱。各式人等穿梭不息,穿着和服的日本侨民、西装革履的满铁职员、长袍马褂的中国商人、衣衫褴褛的苦力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而又等级森严的殖民地图景。空气寒冷干燥,与津塘的湿热截然不同。
龙二护着晚秋走下火车,阿豹等人迅速提着行李跟上,警惕地环视四周。
按照预先的约定,他们应该在这里与于秀凝和陈明派来接站的人碰头。龙二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接站的人群,寻找着约定的暗号——一个手持当天盛京时报、头戴棕色鸭舌帽的中年男子。
很快,他在人群边缘发现了目标。对方也看到了他们,尤其是气质不凡的龙二和穆晚秋,立刻快步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