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斥道:
“你这老狗,休得聒噪!”
管家叹了口气,又叮嘱道:
“公子,您上次在京城跑马被御史弹劾了,这次要慢一点儿。”
“知道了。”汤瑾头不管老管家的絮叨,大步出了院子。
侍卫们都已经准备好了,猎犬嗷嗷叫唤,
猎鹰稳稳地站在一名侍卫的肩上。
负责带领侍卫的总旗牵来了汤瑾的战马。
汤瑾踩着上马凳,避开了总旗的搀扶,自己翻身上马。
还没有坐稳,他就大声喝道:
“出发!”
城门已经开了,路上行人突然多了起来。
汤瑾一行人一路斜向东北,准备从东北角的观音门出城。
汤瑾眼里充满了兴奋,没想到京城如此美好,自己早就该过来了。
凤阳那个破地方,在城东嚎一嗓子,城西就听到了。
父亲的家规还特别多,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动辄就挨骂挨打。
现在多好,经常出去打打猎,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
观音门缓缓打开。
蓝玉带着六个随从,第一波催马过了城门。
一行人都是便装,蓝玉穿的是淡灰色的长衫,像一位教书先生。
蓝玉拨马向东,今天他要去左一百户所,会一会许克生。
朱允熥已经从宫中送出几次信,询问治马了没有。
蓝玉理解外孙子的心思,在枯寂的宫廷生活中,外面的一点新奇,都足以让他牵肠挂肚。
其实,自从朱允熥告诉他“许克生”这个名字,他就让幕僚暗中打听。
毕竟是太子夸赞的人,他必须心中有数。
根据幕僚打听的消息,太子很看重此子,不仅重金资助读书,还将此子的医案交给太仆寺去试行。
恰好今天比较清闲,蓝玉决定去一趟卫所。
治马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想亲眼看看许克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年轻人何德何能,让太子看重?
难道仅仅是医术和农耕有关吗?
~
蓝玉的马速很慢,
秋收时节,官道上十分繁忙,不少牛车上高高地堆积着新收的庄稼。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