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里,他还是当年的那副模样。
“那样的人,古往今来也难出几人,谁又敢说能逾越”
老人不自觉的呢喃着,中年人听后也微微颌首表示认可,同时他也拿起自己桌案上的奏疏开口道:
“齐国那边今年承诺运来五百万石稻米来交予我唐国,儿臣真的很难想象,齐国的粮食居然富裕如此”
中年人的一句话暴露了他的身份,也暴露了上首位置那老人的身份。
那年近六旬的老人,便是如今的唐国之主,唐王朱聿键。
至于中年人,则是眼下的唐王世子朱琳源。
此刻二人正在前往唐国王都,洛都外城的路上。
朱聿键掀开了马车的窗帘,透过透明的玻璃看向车外。
车外,水泥铺设的道路尤为显眼,而在水泥道路两旁,则是一栋栋的大明江南风建筑。
朱由检兄弟叔侄三人一直想要削弱江南的影响力,但江南的人口实际上决定了,不管朱由检他们要怎么削弱江南,江南都能迅速崛起。
眼下海外诸藩的移民来源,大多以江南百姓为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聿键看着过往的马车,还有外城街道上的唐国百姓,在他眼里,几乎很少能看到任何有色人种。
稍微存在的部分有色人种,大多也是作为奴隶存在,帮助主人搬运东西。
不过,唐国对昆仑奴的要求很高,目前整个唐国合法注册的昆仑奴也不过十几万人。
他们大多遭受了宫刑,这是中原从南北朝就传下来的规矩。
除了昆仑奴外,唐国也有部分白人,但他们只被允许在港口城镇临时居住,所有人不能居住超过两个月。
这条规矩是朱聿键从齐国学来并运用的。
可以说,在大明宗藩体系中,如果要说哪个国家学习齐国学的最彻底,那或许不是朱由校和朱慈燃的大明朝,而是朱聿键的唐国。
在朱聿键心里,他根本不觉得大明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长久以来都觉得,大明能改变是因为朱由检,因此他要学习的对象是朱由检所在的国家。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坚持,才让唐国成为了昆仑洲第一国。
眼下的唐国已经有人口一百七十二万,耕地两千四百余万亩。
唐国唯一的痛点,就是由于国土大部分属于雨林气候而导致的雨季热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