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篇(十五)诸藩积怨(5)

耕地的营养被大雨冲刷进入更深层的地下,因此如果一块耕地一直轮种,那只需要几年,这块土地就彻底种不出东西。

因此,朱聿键一直听取朱由检的话,对唐国的耕地进行耕一休一。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相比较一开始不听话而吃了苦头的吉国和淮国,唐国的发展一直迅猛。

“今年能迁移到多少人口?”

朱聿键放下了窗帘,下首的朱琳源也回应道:“全年大概能达到六万七千人左右。”

“这已经算多的了,今年许多昆仑洲的诸藩都在五万人左右。”

“我们能得到那么多移民,应该是国朝看在我唐国昆仑第一藩的情况下应允的。”

朱琳源讲出了利未亚诸藩移民的一个现实情况。

尽管大明每年拥有八百多万的新生人口,但在移民问题上,朱慈燃却在一直收紧的过程中。

昆仑洲有八个藩国,每年涌入的移民都被控制在五十万以内,这让八个藩国很憋屈。

本来他们需要面对的就是数量高达数千万的昆仑奴,现在移民还被限制了,任谁都觉得憋屈。

“这人口从天启三十五年开始就被限制着,眼下我们每年就新增这么点人口,想向内陆推进,速度也快不起来。”

“不在内陆建设城镇,开垦耕地,那大军就很难深入围剿昆仑奴。”

“爹,监国对我们的限制未免太多了”

朱琳源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而听完他的话,朱聿键却十分冷静。

“我们被限制,那印度厮当呢”

“也一样!”朱琳源皱眉说出自己所知的印度诸藩情况:

“印度厮当有大小二百多个藩国,自从天启三十五年当地的移民人口突破八百万后,国朝也对其限制了起来。”

“按照我们的消息,今年印度厮当诸藩的迁移人口应该不会超过八十万。”

“八十万”听到这个数字,朱聿键轻笑:

“二百多个藩国,分八十万移民,这个监国还真的是”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从他的表情不难看出,他对朱慈燃这样的手段十分轻蔑。

作为一个未来的皇帝,朱慈燃害怕诸藩过强可以理解,但即便他不限制,诸藩每年也迁移不了多少人口。

以大明每年八百多万新生儿,并且还在随着时间不断提升的情况来说。

即便诸藩每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