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二十) 国策(4)

“国朝还没有达到能够主宰世界的地位,因此与诸藩的关系需要更紧密一些。”

“在关系紧密的同时,也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才更有利于人心的稳定。”

“对于蒸汽机和步枪一事,诸藩对国朝的安排不满很正常,毕竟只要国朝给予诸藩蒸汽机和步枪,那诸藩对本国的控制成本都将下降,这是利益关系。”

“不过即便他们不满,国朝却不能把这些东西交给他们。”

“对于昆仑诸藩,他们在意的是贸易上的路途遥远。”

“对于小西洋诸藩,他们在意的是国防安全。”

“国朝想要安稳住他们,就需要帮他们把问题给解决。”

朱由检说着这些事情,看似在说经济,但实际却是在告诉朱慈烺和朱和垠,应该怎么拉拢诸藩。

二人听后眼前一亮,而朱由检也最后对二人说道:

“对于大明和诸藩来说,一个稳定的、经济互通的宗藩体系,远远比一个动荡的宗藩体系更有利于朝廷和百姓。”

“至于政治方面,历朝历代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派系斗争,这是无法避免的。”

“不管内部怎么斗,只要不犯外行指挥内行的错误,保证五年计划系列的政策进行,那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有谁势大了,那就像我当年发动江南奴仆一样发动百姓来清理他们。”

“这官场就和养鱼一样,养的越久,鱼池就会越浑浊,越肮脏,因此就得时不时清理一下。”

“不过,在针对官场的时候,你们需要做的还是得把控好民间的舆论。”

“对民间的舆论,朝廷必须实行强有力的管控,但也要容许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

“我当年在青海湖畔与百姓们开会的时候就说过‘造反有理’,并且还让官学司记入了教材中,现在这句话还在吗?”

朱由检忽的提起了问题,朱慈烺一听点了点头:“我当初上学时,这句话还在。”

“现在呢?”朱由检看向了朱和垠和朱慈煌,却见二人脸上不自觉露出了几分尴尬。

显然,在他们所学习的教材中,这句话早已经被删除了。

朱由检有些失落,但他早就有了准备。

他想要的大明是他想要的,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他可以告诉朱由校怎么治理大明,但选用哪些政策,这是朱由校自己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