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二十) 国策(5)

决定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平复了心情,继续在散步的同时对三子教导道:

“国朝现行的法律、法令、条例最好不变,地方可以有部分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立法权和最终的司法解释权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里。”

“随后的教育方面,不管是国朝还是诸藩,各国都要重视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个国不仅仅是藩国,也代表了宗藩体系。”

“只有每一代的百姓都认可宗藩体系,这个体系才能传承下去。”

“最后的军事外交方面,也是要以保家卫国,维护宗藩体系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切勿忘记西晋与两宋的教训。”

朱由检大致说了一些东西,随后又一点点的对三人补充。

这些话被跟在不远处的齐国起居注官一一记录,朱由检看见了却也没说什么。

在这外城的城头,他们走了一个时辰,期间走走停停,累了就在箭楼坐一会儿,喝口水。

直到太阳已经高挂当空,朱由检才带着他们走到了南川门的城楼,并走上城楼,在观望城外的长廊处坐下休息。

望着外城外面的集镇、以及那金灿灿的稻田,坐下的四人平静了下来。

只是在这种时候,朱由检却又语出惊人的询问道:

“古往今来,权贵往往会成为朝廷和百姓身上的吸血虫,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家天下”的制度。”

“家天下的制度在进步的时代面前已经落伍,接下来的时代大势必然是以“虚君”为主,这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有人想要继续保持家天下,那他必然要被百姓所推翻。”

“我朱家如果想要千秋的富贵,有的时候就需要放下一些权力。”

朱由检这话一说出来,三子内心皆震。

他们根本不敢想象“虚君”后的天下是什么模样,但朱由检却对他们开口道:

“眼下家天下能维持,是因为诸藩上面有大明,大明下面有诸藩。”

“百姓若在大明反,诸藩必然会为了自身制度不被推翻而拱卫大明。”

“同理,百姓若在诸藩反,那大明也会为此而安定诸藩。”

“这对百姓来说不是一个好局面,也是我的无奈”

朱由检的话,每字每句都深入朱和垠的内心,到这里他才明白为什么自家这位叔爷要就藩齐国,来到这么远的地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