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朱慈燃没有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似乎在说“那样的人物,也会在年迈之后如此狼狈。”
在朱慈燃叹气后,朱慈煌提出了要接朱和埨回国的事情,朱慈燃对此自然是欣然接受。
见状,朱慈煌在短暂的叙旧后便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带着朱和埨前往了天寿山偈拜他们的皇伯父。
诸如他们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因此在天寿山上,许多藩王都围在了朱慈煌二人的左右,旁敲侧击的打听齐王朱由检的身体情况。
百姓可以不清楚,但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先皇驾崩了没什么,如果齐王薨逝,那就真的天崩地裂了。
朱慈燃在太子时期就对诸藩的态度不好,现在先皇驾崩了,朱慈燃成了皇帝,谁知道他会不会进一步制裁诸藩?
这种情况下,能劝住朱慈燃的人也就只有远在齐国的那位齐王了。
诸藩的心理,朱慈煌很清楚,因此他没有透露朱由检生病的事情,而是说朱由检身体很好,只是长途的舟车劳顿不行罢了。
这样的解释,诸藩倒也能理解,毕竟朱由检已经六十岁了。
不过,在表示理解之后,诸藩并未全部离去。
在昆仑洲的诸藩向朱慈煌委婉表达了想要齐国开放移民的政策,不过对此朱慈煌只能说自己无法做主,需要回齐之后请示自家父亲。
在表示理解过后,诸藩也纷纷离场。
由于诸藩国国内都有各自政务要忙,因此在偈拜过后,诸藩便陆陆续续离开了大明。
便是被朱慈燃挽留的朱慈煌也在冬月二十日乘船离去,并且带走了朱和埨。
他们在除夕当日赶回了齐国,而此时的朱由检也早已经从悲伤中走出,只是他的身体相比较之前,却是更为虚弱了。
对于朱由检来说,兄长的去世有些残酷,但他要面对的还不仅仅是兄长的去世。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乾圣元年成为了大明宗藩体系各国的新年号。
在新年的正旦朝会上,皇帝朱慈燃宣布了蠲免天下诸省农业税一年,以此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其次,他将世祖皇帝朱由校,以及天启年间对国家有功功臣的画像放入天阁第九层,齐王为副祀。
除此之外,朱慈燃也宣布了军备院对一些民生科技的研究成果。
轧棉机、铅笔、便性毛笔、钢笔、氮肥
这五项研究,虽然是朱由检留下的课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