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后记·宣德(1)(5)

人种。

“谁弄的,买的什么地方的昆仑奴?”

“就是村口的何兆,他买的那个女奴好像是从讶德儿被买来的。”

二人对话,男人闻言点头道:“讶德儿的女奴还好,我在一位大人府上见过,除了皮肤比较黑,其实与河中出身的女奴没什么区别,鼻子高挺,身材姣好,眼睛也”

男人没敢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瞧到了自家媳妇那不善的目光。

“嘿嘿,虽然好,但还是比不上你。”

男人连忙找补,女人也懒得和他计较,直接道:

“你们这次回来弄铁路也好,这些年朝廷把注意都放在关内了,村里务农虽说能吃饱喝足,但始终发不了财。”

“王家那七户都去北边帮吉林的老爷们开荒了,李家那五户则是听闻南下去陕西了。”

“唉先帝去了之后,感觉我们这边日子一下子就不行了。”

“咳咳,别说这种话。”男人警惕说着,女人却道:

“我又不与旁人说,况且村中许多人每天都在晒场说,也没见赵村吏和孙村吏说什么,你怕什么。”

“这么大胆?”男人显然没想到自己家乡的人有那么大胆,女人却道:

“不止我们村,许多人都觉得自从先帝去了,如今朝廷便都不重视咱们关外了。”

“村里有些人去了南边,说是就连西南的云南、南中那些地方都比我们这边好,一年起码有三个月散工做。”

“反倒是我们这边,一年连一个月都凑不齐。”

女人的态度,其实也代表了广袤东北大地上所生活的百姓态度。

对此,男人也只能点头安抚:“行了,这次朝廷派我们来,就是为了关外的发展。”

“听闻朝廷调拨了两千万贯给工部,让工部对燕然、大宁、渤海进行开发,好日子就快来了。”

“希望吧。”女人唏嘘一声,随后便专心做饭了。

他们夫妻的对话,只是这个时代下关外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

凭借着洪熙年间的扶持和照顾,如今关外的百姓尽管还能吃吃老本,可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了。

当然,相比较他们的日子,大明朝还有许许多多的百姓过的不如他们。

“铛”

清晨,当钟声在宏伟的钟楼上作响,人口突破百万人的北京城也渐渐苏醒。

武英殿内,六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