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4章 群相制(5)

毕竟史料在这摆着,是做不了假的。

啥?证明大部分史料是假的?

别闹了。

但依然有一小撮人,尤其是儒家的死硬分子,坚持认为温寒变不存在。

史料是真的,是刘伯温他们的统计有问题。

而且很多灾害是苍天降下的惩罚,与气候变化无关。

只是他们的这种言论,就连大部分儒生都觉得太蠢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套呢?

平日里用这一招哄哄那种平庸之君就可以了,你用这一招来对付马上得天下的皇帝。

那不是愚蠢是什么。

他们的意见直接就被无视了。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关注温寒变,很多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别处。

比如李善长,眼见刘伯温出了大风头,一张老脸拉的很长。

汪广洋则感受到了实打实的威胁,这刘伯温不会是要抢我的位置吧?

胡惟庸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心中却也是敲响了警钟。

李善长因病要辞去相位,他可是一直盯着这个位置的。

刘伯温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个时候拿出温寒变,莫非也有意要竞争这个位置?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

不过他们也知道事情的轻重,刘伯温敢在朝堂上将此事拿出来,那肯定是得到了朱元璋允许的。

很可能接下来的大明国策,都要围绕即将到来的寒冷期展开。

如果自己反对温寒变,大概率会直接出局。

所以不但不能反对,还要表现的很支持。

就在这时,朱元璋终于开口说道:“寒冷期北方变冷,气候多变,造成粮食减产。”

“如果朝廷应对不当,东汉中晚期就是前车之鉴。”

“但诸卿也不要太过灰心,两宋就处在寒冷期,靠着合适的制度他们依然很好的熬了过来。”

“只要上下一心,大明也定然能渡过寒冷期。”

群臣也渐渐冷静下来,是啊,宋朝都熬过来了。

我大明一统天下,不可能熬不过去。

胡惟庸抢先一步说道:“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在陛下的带领下,必将所向披靡,开创万事不易之基业。”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拍马屁。

对于这个马屁,朱元璋毫无表示,只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