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8章 独属于华夏的经济学(7)

好,就这么办了还有吗?”

马钰点点头,说道:“算学院建立起来之后,还得有教材。”

“这方面我帮不了太多的忙,但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朱标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方向,快说吧。”

马钰说道:“战国时期的法经上有关于会计的内容。”

“唐代编写了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宋代有会计录。”

“都是古代最重要的会计文献,是计官必须要掌握的东西。”

“你可以组织人手,对这些文献就行梳理汇总,编撰一部更加专业的会计教材。”

马钰确实不了解经济学和会计学,这几本书还是郗俊才、邓博通等人告诉他的。

但作为穿越者,他拥有他们所不具备的眼光。

很清楚这些东西有多重要。

这四部文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会计文献,详细介绍了会计的基本职业要求。

同时也记录了历朝历代会计的发展史。

结合食货志等经济方面的资料,可以系统的了解中国古代经济、财政的发展情况。

可以说,稍加整理就是现成的经济学和会计学教材。

关键,这可是原汁原味的,属于华夏的经济学著作,与华夏思想是一体的。

回想前世,中国的经济学著作,基本都是照抄的西方体系。

倒也不能说西方经济学体系有多差,而是拿到中国后会水土不服,出现了很多问题。

最致命的问题在于,你照抄别人的东西,话语权就在别人手里。

你发展的再好,别人拿着经济学理论,就能否定你的成果。

在国际舞台上,那些经济学家的话,是真的能左右很多人的思想。

然后利用这种影响力,动摇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而反过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前世一直有传言,说是有群体正在编写独属于华夏的经济学著作。

但直到他穿越,此事也一直停留在传言上,没有任何具体的消息。

既然穿越了,马钰自然不会再完全走西方那一套。

他要鼓动朱标去编写,独属于华夏的经济学和会计学教材。

当然,后续他肯定会引入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的。

有用的东西为什么不学。

可这些引入的思想,只能作为华夏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