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65尘埃落定(2)

不仅门槛高,而且工作量大,至于待遇嘛我们还是多讲讲理想,多谈谈情怀吧。

将话题转回正题,不管公司内部的激动还是疑惑,陈文浩最近的重点还是要和代表团达成正式的协议。好在有了一号首长和二号首长的首肯,虽然依然有争执,但都最终达成了共识。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一份取得了双方认可的协议正式出炉,主要内容包括:

无限未来公司获得进入航空和航天领域的资质和认证,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中,业务范围会增加航空和航天相关业务,在不泄露国家机密和不危害社会安全的前提下,允许自主研发航空、航天飞行器并进行相应测试作业,且拥有商业化运营的权利。

空管部门为无限未来公司开设绿色通道。公司在研发、测试和运营过程中,需要使用空域时,只需提前4小时申请,并在提出申请的1个小时内回复。无限未来公司的空域申请具有优先权限。

同时,无限未来公司将高性能电池技术和新型钛合金技术免费授权给指定的三家军工企业,但终端产品只允许在军用产品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使用。

无限未来公司保留电池和钛合金的生产和销售的权力,但是销售对象需要向主管部门报备,如要出口还须通过额外的相关审核,主管部门还将派出军代表常驻工厂进行监管。

当然,协议内还有更多细节,比如说出口销售的高性能电池,配套于什么产品、每块的容量大小都有限定,确保只能用于民用电子产品,而不会被改装使用到军用产品上。

还比如对外销售的钛合金成品,就严格规定了只能以钛合金板的形态销售,每块成品面积不得大于2平米,以确保不会被用于军事用途(军用装备的趋势是采用整块无缝材料)。关于这一点,还是陈文浩以实际操作证明,这种钛合金一旦重新回炉铸造的话,性能就会下降到普通钛合金材料的水准,才获得了销售允许。否则按照军方一开始的要求,是绝对禁止对外销售钛合金材料的。

在陈文浩和代表团人员在这份协议签上大名的第二天,在几家中央级官方报纸的不显眼位置,统一刊登了无限未来公司获得航空航天领域商业运营资质的新闻通稿。

短短二百多字,就事论事的报道,除了提到无限未来公司的名称以外,没有提到陈文浩,更没有提到协议,更像是一块专门用来填充版面空白的豆腐块文章。

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一切都波澜不惊,除了网上偶有几个帖子提到,那个发明小卡软件的公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