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3章 红袖添香,论道经邦(2)

—还有一些特定的字条,都会在考前公示出来。

其应对之法,如“改字法”、“改称法、“空字法”、“缺笔法”等,已都是约定俗成的方式,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项目。

跟后世不能出现自己名字一个道理,考前三令五申的东西。

是故,王家屏闻言,便不由一怔。

堂官子弟怎么也是荫身进的国子监,国子监考前往往都是三令五申这些注意事项,又不是云南那种偏远省学,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他皱眉看向皇帝指的地方,赫然是一句论语原文“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这是没有避大明朝的讳啊!

这忌讳未免也犯得太生硬了。

王家屏眉头微锁,抱着试卷离开了。

朱翊钧将王家屏的反应看在眼里,神色不免有些感慨。

王家屏只觉这考生粗陋,朱翊钧却在赞叹,张敬修这小子实在太懂事了,竟然故意犯讳——这份试卷当然是张敬修的。

张敬修的水准,够登第么?

平心而论,还差点火候,半步进士大圆满巅峰吧,多得看临场发挥。

以这一卷的作答而言,即便不是犯了讳,朱翊钧也是要将其黜落的。

张敬修显然也知道自己水准尚在两可之间。

若是皇帝放低标准让他高中了,必然也不能服众,外边八成也会疑心他的策论题目是不是叫我的首辅父亲,甚至于怀疑皇帝徇私。

但若是被皇帝黜落

张敬修了解自己,显然也了解自家父亲。

历史上,张敬修登第后,张居正犹然有些不满意,埋怨张四维“蒲州吾所引用,何吝于一甲,不以畀吾子耶?”

在父亲心中,张敬修显然是有一甲水准的——这是张瀚的笔记记载,比王世贞的小作文靠谱得多。

那么朱翊钧要是给张敬修黜落,会不会让老头心里闷闷不乐,那就不好说了。

可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弃考,等三年后水准稳当了,再一举登科,省却所有麻烦。

奈何,今年张敬修考与不考,在前次出了事情之后,已经由不得他自己了,说句被架在火上烤也不为过。

所以这一手科场犯讳,当真是巧妙啊。

同时更是懂事到了极点!

朱翊钧想到这里,招来张宏,吩咐道:“遣人去宽慰一番张敬修,再问问他可否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