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7章 僧是愚氓,妖为鬼蜮(11)

找错了仇家。

后来时间久了,官老爷们一合计,这样也不行啊。

总不能次次都给刁民一个说法吧?这样下去到底谁是老爷?

奈何一直没想出个法子。

反倒皇帝这次下诏自查自纠,非常使人启发。

对啊,散布揭帖,炮制谣言这种事简直就是干害国法啊!

所以,咱们官府自己炮制谣言的事情先放一放,先把这些刁民查纠了再说。

抓住这个契机对刁民们一息六棍。

可谓一举两得!

戴洵摇了摇头:“李春芳说,在舆情案件中因为官府布告缺位而引发的谣言,应当酌情免除百姓的罪罚。”

“让咱们把自查自纠的精力,先放到官报和士林诸报馆上来。”

吴自峒脸色阴晴不定。

好一会才咬着牙道:“不行,稍后我就去给李春芳回文,说此事要自下而上,先难后易,步步为营。”

戴洵对此自无不可

轻声附和:“稍后我便让士林诸生,就此事向刑部联名谏言。”

吴自峒闻言,恶狠狠补充道:“文章也得写,就说这些刁民造谣生事,抹黑朝廷大员,只为挑拨官民对立,分裂国家,罪大恶极!”

至于官府布告缺位,无视民意的指责?

没有的事,只是调查需要时间,恰好被坏人趁虚而入了。

吴自峒咬牙切齿,说罢才顺了顺心气。

戴洵声如蚊讷:“民心民意是对付皇帝的绝佳手段,绝不能把舆论拱手让人。”

即便捏成引人忌讳的铁板一块,也不能自查自纠!

吴自峒转头看向戴洵。

恰好迎上戴洵有些无力的目光。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叹了一口气。

“皇帝走的水路,怎么还未落水。”

“天干物燥,行在也该起火了吧。”

“阿嚏!”

兖州府,济宁州城内,一名年未弱冠,身着直裰道袍的少年郎君,莫名打了个喷嚏。

身后连忙围上来三五成群。

“公子,冬至天寒,要不再加件衣裳吧?”

“爷,街上凉,还是乘马车为好。”

少年郎一身衣冠,虽然一身素色,清雅简单,但其质料精良,形制端方,显然是大富大贵的人家。

此刻被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