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223章 途聊盛京戏坛事,初抵永州见文风(3)

车厢里传来婴宁试唱的调子,是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久”,清澈得像山涧的泉。

她靠在窗边,听着车轮与马蹄的合奏。

她闭上眼睛静静听着,像是想要从这渐凉的晚夏风里,找一份归期的暖。

永州的秋菊,盛京的戏台,还有那些散落在路上的诗签与脚印,终将连成一条线,把她们带回该去的地方。

而那些试图模仿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不过是沿途的尘埃,风一吹,就散了。

*

立秋的晨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漫过永州城的青石板,在巍峨的城门上投下斑驳的影。

时念坐在马车上,望着城墙上“永州城”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那字迹骨力遒劲,带着股不拘一格的洒脱,倒比青州城的刻板多了几分人情味。

“念姐,这字写得真好!”

阿福勒住马,身上的褂子被风掀起一角。

他指着城门上的题字咋舌。

“这字儿比盛京书院的何山长写得还有气势!”

时念笑着解释:

“永州自古文风盛,听说前朝有七位状元出自这里,这永州的笔墨之中自然也带着书卷气。”

她掀开车帘,目光扫过城门口的守卫。

他们穿着整齐的皂衣,查验通关文牒时虽认真,却没有青州兵卒的倨傲。

即使是面对挑着货担的商贩,他们也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

“果然不一样。”

浅醉凑过来,“进了永州地界,连风都透着顺气,舒坦!”

自离开青石镇,沿途的景象便一日比一日平和。

没有盘查的苛吏,没有惶惶的流民。

田埂上的农夫会对着马车笑,集镇上的掌柜会主动介绍哪家的客栈干净。

就连李复带来的羽林卫都松了些,前队探路的“货郎”偶尔还会买回两串糖葫芦,分给后面扮成农户的弟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