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是啥?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的故事。
他们守着自己的道义,宁可饿死也不妥协。他觉得自己就像那俩人,抱着点念想,却连念想都快抱不住了。以前他也想过“仰天大笑出门去”,现在呢?只能“念此私自愧,长歌怀采薇”——对着野菜叹气,对着黑夜发呆。
岭南的雨下得勤,一下就是好几天,房檐上的水滴答滴答的,跟敲木鱼似的。他病了,咳得厉害,有时候咳着咳着就吐出血来。驿站的小吏可怜他,给了他一碗姜汤,他捧着碗,手都在抖——这碗姜汤,比他在长安喝的任何山珍海味都暖,可暖得了身子,暖不了心。
等他终于能回四川老家的时候,人已经垮了。头发白了大半,背也驼了,走几步就得歇一会儿,咳嗽起来能把肺都咳出来。他母亲听说他要回来,提前半个月就站在村口等,看见他的时候,哭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一个劲地摸他的脸:“我的儿,怎么瘦成这样了?”
可他没想到,家门口等着他的,除了母亲的眼泪,还有捕快的锁链。
抓他的是射洪县令段简,个贪得无厌的主儿。段简早就听说陈子昂家里是蜀地的富豪,有钱有地,就想敲诈他。先是派人去陈家,说要“借”五千缗钱,陈子昂不给——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这种贪官污吏。段简恼了,就找了个由头,说陈子昂“谋反”,派捕快把他锁进了大牢。
那牢里又潮又暗,墙缝里渗的水滴滴答答的,跟敲木鱼似的。地上铺着一层发霉的干草,闻着一股酸臭味。他蜷缩在干草堆上,浑身的骨头都在疼,疼得他直冒冷汗。他怀里还揣着个铜制水甑——那是他母亲给他的,是家里传下来的物件,用来煮水喝的。水甑上刻着简单的花纹,是他小时候母亲教他认的,现在摸起来,还能想起母亲的手温。
有天夜里下雷雨,闪电把牢里照得跟白天似的,瞬间又黑下去,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陈子昂疼得浑身发抖,意识都快模糊了。就在这时候,他好像又站在了幽州台上——还是那片黄昏,还是那堆残垣,只是野草长得更高了,都快没过他的腰了。他往远处看,想找燕王招贤的黄金台,哪儿还有台啊?
他还看见年轻时的自己,在长安的集市上,举着那把古琴,高声说:“我陈子昂有好诗!”周围的人围着他,眼里满是敬佩。转眼之间,画面又切回了牢里的干草堆,霉味、血腥味、潮湿味,一下子全涌了上来。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