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白居易归隐:活成最从容的样子(6)

着离开

公元846年,白居易75岁,身体越来越差,连下床都困难了。可他还是没闲着,每天早上,让家人把他扶到院子里,看看自己种的菜;上午,让家人读自己的诗给他听;下午,让家人扶他去香山寺,看看自己修的庙;晚上,还会喝一小杯米酒,跟家人聊聊天。

刘禹锡来看他的时候,他说不出太多话了,拉着刘禹锡的手,指了指墙上的九老会诗,又指了指窗外的夕阳。刘禹锡知道他的意思,点点头,说:“老伙计,你放心,你的诗会一直传下去,咱们的‘九老会’,我也会记一辈子。”

白居易笑了笑,闭上眼睛,慢慢松开了手。他走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没有遗憾——他这辈子,当过谏官,治过水,修过庙,写过诗,帮过百姓,也享受过闲适的日子,该做的事都做了,该见的人都见了,值了。

他死后,百姓们都来送他,有的哭着说:“白大人,您走了,我们再也没人帮我们修庙、施粥了。”有的拿着他写的诗,说:“白大人的诗,我们会一直读下去,永远不会忘。”

朝廷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还把他葬在香山寺旁边,让他永远陪着修的庙,陪着洛阳的百姓。

现在去洛阳香山寺,还能看到白居易的墓,墓前有块石碑,上面刻着他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来往的游客看到这首诗,都会停下脚步,读一读,仿佛能看到那个58岁归隐洛阳的老头,正坐在暖炉旁,笑着问朋友:“能来喝一杯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