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2章、大秦:小马拉大车!(2)

个使用郡县制大一统王朝,有着接近三千万人口的治理难题。面对这样极其复杂的治理情况,大秦,亦或者是秦始皇,可能都没有好好考虑过这个问题!”

“用郡县制这个新的制度来治理三千万人口,他们先前有这样的案例吗?”

林啸停顿片刻,不等同学们回答,便自问自答起来:“有!楚国尝试过郡县制,并且几乎成为六国中最强的国家,但它管辖的人口差不多是300万到600万人。”

“还有大秦,在商鞅变法后,用郡县制治理的人口也差不多是600万到千万级这个量级。从表面上看,在郡县制运用历史上,他们似乎很有治理经验。”

“可大秦统一六国后,人口暴增至两千万、三千万这种量级。而且这些人口语言不通、文字不同,甚至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这里面的治理难度,是呈现几何倍数增长的。”

说到这里,林啸语气一转,神情变得惋惜:“然而,大秦却粗暴地一刀切使用了郡县制,一并管理。”

“这会不会出问题?”

林啸自问自答,仿佛秦始皇附体:“想必是会的。”

“秦始皇他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开启车同轨、书同文等一系列方便郡县制管理的举措,降低治理难度。但,他们显然对郡县制体系治理设计还不到位。”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林啸先是用汽车发动机作比喻:“有点像是,他们大秦之前的郡县制,相当于小汽车发动机,在他们六世君主的调校、磨合之下,大秦发动机,也就是郡县制,完美地治理好了他们原先大秦的人口、资源,使大秦高效运转!”

“这算是梁启超的观点,大秦成战争机器。”

看到学生们,尤其是女同学们脸上依旧有疑惑,林啸迅速切换ppt,一张小马拉大车的图片出现在屏幕上。

他接着说道:“当然,再打个比方,马车!原先大秦、楚国使用郡县制治理国家的时候,相当于只需要三匹马、五匹马,就能把大秦、大楚拉得又快,装载的东西又多。”

“但大秦突然吞并了六国,这辆马车之中,人口数量突然暴涨了三五倍,却还用之前那几匹马。”

“想要继续拉动大秦狂奔甚至平稳发展,摆在大秦面前的选择,要么就是加大马力,增添马匹;要么,就是适时改造马车,让马车装的更多;或者铺设更加平坦的马路,减少摩擦,带更多的人,这就是他们基于对匹配郡县制的改革举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