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包里拿出那份自己引以为傲的高三冲刺阶段战略协同及资源分配时间表(v3.0),递了过去。
应婉婷快速浏览着,指尖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时间块,眉头微蹙:“你自己制定的?强度是不是太大了点?几乎没留出任何弹性时间和放松间隙。你的家教没有帮你审阅调整一下吗?”
“嗯”没有得到预想中的赞同,余夏有点闷闷的,“她觉得还行。”
应婉婷将时间表递还给他,转而建议道:“另外,关于数学压轴题部分,我建议你近期重点强化递推数列构造和抽象函数性质分析。近五年,这两类题型考查频率和分值占比显著提升。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找时间讨论。”
“好啊!”余夏被她无私的帮助态度打动,一时也不好藏着掖着,便从书包里翻出江静知给他的那本数学压轴题笔记:“正好,我这儿有一本这方面的笔记,总结得挺全面的,你可以看看。”
应婉婷接过,注意到笔记封面“南州一中江静知”几个字,只是随意翻看了几页,便递还给他:“笔记做得挺工整。我的建议是,最好以燕城几所顶尖高中的内部模拟题为主要参考。毕竟,”她抬眼看向余夏,“我们目标的高度,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又能做多深入的研究呢?余夏,少年班的智商测试结果难道不能证明我的选择最优吗?”
余夏接过笔记,忽然感觉手里沉甸甸的,心里也莫名地堵了一下。
周三的晚自习,教室里只剩下零星几个埋头苦读的身影。
余夏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写得密密麻麻的作业纸推到了应婉婷面前。
他严格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了一份语文“加餐”——一篇文言文深度解析、一份现代文阅读思维导图,外加一篇议论文练笔。
应婉婷放下手中的习题集,目光落在那些工整的字迹上。她拿起红笔,一行行仔细审阅,时而圈点,时而在一旁写下批注。整个过程,她异常安静,眉宇间不见平日里的清冷与锐利,反而透着一股专注和愉悦。
十几分钟后,她终于抬起头,看向一旁有些忐忑的余夏,嘴角牵起一个真实的弧度:“做得不错。这篇过秦论的析读,抓住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证层次,你看,这样是不是比之前浮于表面的翻译强多了?”
余夏认同的点点头。
她语气罕见的平和,还带着循循善诱:“如果你还能联系当时客卿制度与秦孝公求贤令的背景,就能更理解贾谊的深意”她耐心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