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75章 :唐国新都(1)

唐宫大殿,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陈平抛出了一个新地点,让刚才又差点争的面红耳赤的群臣暂时止住了争端。

帝榻上吴广双眼微亮。

咸阳,洛阳。

这正是他之前考虑的两个国都选择。

一个是秦之帝都,天府之地。

一个是周朝古都,天下之中。

现在两个地方都被提了出来,他正好看看群臣的意见。

此时的殿中形势很明确。

除了李良、司马欣等关中系将领还指望皇帝定都咸阳外,其余关东诸人见到邯郸、陈县都被挑出问题难以作为国都后,意思也逐渐倾向于洛阳。

“洛阳之地利,隔大河与燕赵相望,渡河后便是河内,北上前往上党,太原十分方便。若要到邯郸等地,可乘船顺流而下,转眼就能在赵地登陆,传令河北。与东边的齐地也只隔了一个东郡,走秦国驰道要不了多久。”

“洛阳南与韩魏接壤,可就近钳制诸侯,并交通荆楚,信息传达远比在这邯郸方便。至于西边的关中,那更是相互毗邻,远比邯郸、陈县便利。故周公营都洛邑,以扼守东方,正是因其地利耳!”

陈平侃侃而谈,将洛阳的优势说了一遍。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

中。

洛阳位居天下之中,不管是到北边的燕赵,东边的齐地,南边的韩魏荆楚,还是西边的关中巴蜀,几乎都是差不多的距离,并不存在说你定都某一处,就会减弱对另一个地方的控制,可以规避邯郸、陈县、咸阳的一些缺点。

“阳武侯所言甚是,我也认为定都洛阳,可连通八方,控扼天下,乃上佳之选择也!”

张耳笑眯眯的开口。

郦商附和道:“若定都洛阳,则东西南北皆可兼顾。”

郦食其更谈及洛阳的形胜之处,直言道:“洛阳之地,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大河,面向伊水、洛水,其地形之险要与城池之坚固亦足以为恃。”

就连素与张耳不对付的陈馀也没有反对,跟着默默点头。

魏系诸人对定都洛阳是鼎力支持。

其原因正是洛阳紧邻魏地,也离他们在陈郡的封地不算远,对他们这些曾经的魏人来说,迁都洛阳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而其他人跟着陈平的思路想了下,也觉得确实不错。

洛阳距离他们各自的家乡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