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84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之五!(5)

重。同时土著军队装备了抛石机、连发弩机(历史上说连发弩机是诸葛亮发明,但是近代考古在贵州山区古寨里发现连发弩机的原形!)、藤甲、精钢刀具、火龙等精良武器和装备,因此他们与汉军对阵搏杀,总是让汉军惨败而归。

汉军和官府人员去抓壮丁和苦力时,也遇到很大困难,当地土著人民,习惯了山区生活,当他们知道汉军和官差来做坏事时,他们便举家举族转移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山区,并在这些地方依托险要,用石头垒砌建设碉楼和堡垒与汉军对峙,汉军对他们无可奈何!

最后,蜀汉朝廷和汉军在金沙江凉山地区与彝族首领结盟,汉军和官府有彝人和彝军帮助后,蜀汉朝廷才将蜀国在长江和金沙江的国防线稳定下来。

稳定四川后,诸葛亮才开始利用在四川当地招募的军队和将领,对秦岭以北的魏国军队发起进攻。但是在三国中蜀国的国力最弱,因此,蜀国最早灭国。

魏国被司马炎篡位而亡国,在三国中吴国的寿命最长。这是因为吴国统治着当时中国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地区,这些地区包括今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福建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淮地区,同时吴国名义上统治岭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而吴国统治者和统治阶层是本地人,他们自称吴吾wu,现在广西土著壮族人仍然自称吴wugu,今天东南亚甚至印尼的很多古老民族也自称wuguagu。这说明,那个时代吴国与岭南、东南亚等地方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因此吴国朝廷很容易获得当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他们有钱、有粮、有人。

但是,富裕地区都有一个弱点,人民喜欢安逸,不喜欢打斗和战争,他们没有争天下、坐天下的愿望和决心,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理的由来。

中国直到民国时期才进行民族划分,此时吴国故土的人民才完全接受自己汉人和汉族的身份,否则他们仍然称呼自己为“某某宁”或者“某某能”(“宁”、“能”等是吴语地区对“人”的称呼),他们不会称呼自己是某某族,在他们的概念称族的都是异族。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中国人为了逃避战火,很多中原人和四川人通过河西走廊逃亡中亚和中东,给这些地区带去华夏文化和汉文化,这个时期纸张等文化用品,以及五斗米道、太平道、道教等思想和宗教开始传入西方世界,为西方文化和宗教的启蒙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