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快。
这日,林氏正在绣松针,忽听门外传来张婶的惊呼声:“林娘子!快来看啊!”
林氏急忙出门,只见晓莹坐在院中石凳上,小手拿着针线,正有模有样地在布上绣着什么。走近一看,竟是一朵简单的小花,针脚虽稚嫩,但结构分明,色彩搭配也恰到好处。
“这...莹莹何时学会的?”林氏又惊又喜。
张婶笑道:“平日里看你绣,就记住了。这孩子,真是个小精灵!”
林氏蹲下身,轻轻握住女儿的小手:“莹莹喜欢刺绣?”
晓莹点头,认真地说:“像娘一样,绣花花。”
那一刻,林氏眼中泛起泪光。她想起莫家鼎盛时,多少名媛闺秀想学她的绣艺而不得。如今落魄至此,女儿却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门手艺。
“好,娘教你。”她将晓莹搂入怀中,“但莹莹要答应娘,不可以轻易在外人面前展露这门手艺,知道吗?”
晓莹似懂非懂地点头。
从此,林氏开始正式教晓莹刺绣。从最简单的针法教起,晓莹学得认真又快。她不像其他孩子般好动,能安静地坐上一个时辰,专注于手中的针线。
林氏发现,晓莹对色彩和图案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只需看过一遍,就能记住复杂的配色和针法顺序。她开始让女儿帮忙分线、配色,晓莹总能做得井井有条。
松鹤延年图完成那日,绣坊管事看得赞不绝口,当即又预定了下一幅绣品。林氏的生活渐渐宽裕起来,但她依然节俭度日,将多余银钱悄悄存起,以备不时之需。
这年秋天,晓莹四岁了。林氏送她去附近的私塾启蒙。私塾先生是个落第秀才,见晓莹聪慧可人,破例减免了一半束脩。
晓莹在私塾学得很快,尤其字写得工整。但最让她开心的,还是每日放学后与母亲一同刺绣的时光。
林氏开始教她更复杂的技法:双面绣、乱针绣、盘金绣...晓莹一一掌握,甚至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娘,这里用浅绿色,会不会更好?”她指着绣样上的一片荷叶。
林氏尝试后,果然层次更加丰富。她惊讶地发现,女儿不仅在模仿,更开始有了自己的创作思维。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这日林氏从绣坊回来,见巷口有几个陌生人在打听什么。她心中一紧,悄悄绕道后门回家。
“张婶,今日可有什么生人来过?”她问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