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会不会更像真的?”晓莹指着绣样问。
林氏按她的建议尝试,果然层次丰富,生动许多。她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若在从前,晓莹该是莫家千金,学习琴棋书画,而非小小年纪就为生计操持针线。
然而乱世之中,有一技之长未尝不是好事。林氏开始更用心地教导女儿,不仅教技法,更教她鉴赏和创作。
日子渐渐安定下来。林氏白日做绣活,傍晚教晓莹读书写字。齐天城不时托人送来银钱和物品,都被林氏婉言谢绝,只收下些启蒙书籍和文具。
“齐老爷大恩已难报答,不能再多受惠了。”她对王妈说,“我们母女能自食其力。”
王妈叹道:“林娘子有所不知,齐老爷与莫老爷是过命的交情。如今莫老爷落难,齐老爷心中煎熬,只能通过这些稍作补偿。”
提到莫隆,林氏心中一痛。一年多了,狱中的丈夫不知如何?晓贝又流落何方?她只能夜夜对玉佩祈祷,盼望一家人早日团聚。
这日,林氏接了一幅大屏风的绣活儿,需绣扬州名胜二十四景。她带着晓莹去瘦西湖写生,实地观察景致。
春日的瘦西湖杨柳依依,画舫如织。晓莹第一次见到这般美景,兴奋地跑来跑去,小脸红扑扑的。
“娘,那桥真好看!”她指着五亭桥,眼睛亮晶晶的。
林氏笑着取出纸笔:“那莹莹帮娘画下来好不好?记得观察桥的形状、颜色,还有水中的倒影。”
晓莹认真点头,趴在石凳上描画起来。她画得稚嫩,但观察仔细,连桥上游人的衣饰颜色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几个衣着华贵的孩子跑过来,见到晓莹的画,哄笑起来:“画的什么呀!丑死了!”
晓莹小脸一白,咬着嘴唇不说话。
一个胖墩墩的男孩伸手要抢画纸:“穷人家的小孩也学人画画?给我看看!”
林氏正要制止,却见晓莹突然站起身,毫不畏惧地看着那几个孩子:“我娘说,画画重在观察,不在技法。我能说出五亭桥有多少个亭尖,你们能吗?”
孩子们一愣,那胖男孩梗着脖子:“谁说不能!五个!”
晓莹摇头:“不对,主桥上有五个亭子,但左右引桥上各有两个小亭尖,一共九个。还有,桥栏杆上的石狮子,左边十七个,右边十八个,一共三十五个。”
孩子们目瞪口呆,连路过的大人都驻足观望,惊讶于这小女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