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042章寒门生计,齐管家送炭(6)

林娘子,你这手巧得嘞,怕是以前在大户人家做过绣娘吧?”有时,会有心直口快的妇人这般打听。

林婉贞总是微微摇头,含糊应道:“不过是些家传的手艺,勉强糊口罢了。”她将过往紧紧封存在心底,如同守护着一个易碎的琉璃盏,生怕一丝泄露,便会引来灭顶之灾。

她的谨慎和沉默,反而被解读成了“有故事”的深沉。妇人们私下议论,猜测她或许是家道中落的读书人家小姐,或是遇人不淑的可怜姨太太,但见她待人温和,手艺又好,便也多了几分同情与尊重,不再刻意探听。

莹莹似乎也渐渐适应了这新的环境。她依旧乖巧,但脸上偶尔会露出属于孩童的好奇。她会在母亲忙碌时,蹲在一旁看蚂蚁搬家,或是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些歪歪扭扭的花鸟。林婉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无能为力。她所能给的,只有夜晚炭盆边,那一点点温暖的陪伴和偶尔用铜板换来的、包在糙纸里的一小块麦芽糖。

这天傍晚,林婉贞刚将最后一件补好的棉裤交给主家,收了五个铜板,正准备带着莹莹回去。一位平日里不太说话的、住在巷尾的刘寡妇却叫住了她。刘寡妇男人早逝,独自拉扯一个半大小子,日子过得比旁人更紧巴。

“林娘子,”刘寡妇搓着粗糙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我我这里有件旧旗袍,是俺娘留下的,料子还好,就是样式太老了,放了好些年也没法穿。你看你能不能帮俺改改?改成现在能穿的样式就成。”她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洗得发白的蓝布包袱。

林婉贞打开包袱,里面是一件藏青色的棉布旗袍,颜色已有些褪败,领口和袖口有磨损的痕迹,但整体布料确实还算结实。这种旗袍是二三十年前的款式,高领、宽袖、直筒腰身,与如今沪上流行的低领、收腰、开衩的款式相去甚远。

“这”林婉贞有些犹豫。改衣服比补衣服费神得多,尤其是这样大动干戈的修改。

刘寡妇见她迟疑,连忙道:“工钱俺知道不能按补衣服算,俺再加三个不,五个铜板!你看成不?俺就这一件像样的出门衣裳,过年走亲戚总得穿得体面点”她的眼神里带着恳求。

看着刘寡妇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关节粗大的手,和眼中对一件“体面”衣服的渴望,林婉贞心软了。她摸了摸那件旧旗袍的料子,心中迅速盘算着修改的方案。收腰、放低领口、改窄衣袖、在下摆侧边开个低衩似乎可行。

“我试试看吧。”她终于点头,“不过需要些时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