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他又兴奋起来,“对了,我们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型的合唱团,唱一些进步歌曲,鼓舞士气。就在光华大学附近活动,你要不要来看看?”
莹莹心念微动。唱歌那是她真正喜欢,并且能让她暂时忘记烦恼的事情。
“我可以吗?”
“当然!”陈朗眼睛一亮,“欢迎任何有志青年!”
第一次去那个所谓的“合唱团”,是在一个大学的废弃仓库里。条件简陋,只有一架走音的旧钢琴,十几个男女学生,穿着朴素,但眼神都和陈朗一样,带着光。
他们唱的不是学校里教的西洋咏叹调或风花雪月的流行曲,而是毕业歌、大路歌,还有那首义勇军进行曲。歌声或许不够专业,甚至有些参差不齐,但那蓬勃的力量,那发自肺腑的激情,却深深震撼了莹莹。
她站在角落里,听着,看着,胸口有什么东西在涌动。
“来,莫同学,一起唱!”陈朗向她招手。
莹莹有些怯场,但在那些热情目光的鼓励下,她慢慢走上前,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起来。
起初声音很小,渐渐地,她放开了嗓子。清越的嗓音融入集体的和声,仿佛水滴汇入河流。她唱著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唱著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唱着唱着,眼眶竟有些湿润。在这里,没有人关心她是不是落魄千金,没有人用家世来衡量她。在这里,音乐不再是攀附风雅的工具,而是呐喊,是武器,是凝聚人心的力量。
排练结束,陈朗走到她身边,由衷赞道:“莫同学,你唱得真好!很有感情!”
莹莹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这是失去音乐学校的推荐名额后,第一次有人如此真诚地肯定她的歌声。
“是这些歌写得好。”她轻声说。
“歌好,也要唱的人用心。”陈朗看着她,眼神明亮,“下周末我们有一场小型的公开演出,就在大学礼堂,你来担任渔光曲的领唱,怎么样?”
莹莹的心猛地一跳。领唱?公开演出?
她看着陈朗期待的眼神,又环顾四周那些友善的面孔,再想起音乐学校里那令人窒息的偏颇和轻视。一股从未有过的勇气,悄然滋生。
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试试。”
---
渔村的夜晚,静谧而深沉。只有河水拍岸的哗哗声,和偶尔的几声犬吠。
阿贝躺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