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外公家,以前也是书香门第,阿娘小时候,也像你这样,跟着先生读书识字”她的话语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所以莹莹要用心学,知识装在肚子里,是谁也抢不走的。”
莹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将注意力放回书本上。她念得很慢,却很认真,小手指着字,一字一顿。煤油灯的光晕笼罩着她专注的小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那神情,竟有几分超越年龄的沉静。
学完了两页书,林氏又拿出那本算术初步,开始教莹莹简单的加减。她用找来的一些小木棍做教具,让女儿摆弄着计算。
“三根木棍加上两根木棍,是几根?”
“五根!”
“那,我们昨天买了五文钱的青菜,今天陈伯送来一块钱,一块钱是一百文,我们还剩多少文?”
莹莹蹙着小眉头,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才不确定地说:“是九十五文?”
林氏赞许地点头:“对啦,莹莹真棒。”
这些看似简单的教学,是林氏在困顿生活中,为女儿精心营造的一方小小天地。她深知,身处陋巷,若心也沉沦,那便真的再无希望。她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内心丰盈、不卑不亢的人,无论将来命运如何,都能有立足的底气。
夜深了,雨完全停了,只有冷风从木板缝隙里钻进来,带来丝丝寒意。
莹莹打了个小哈欠,眼皮开始打架。林氏吹熄了煤油灯,只留一丝月光从窗口透入。她帮女儿掖好单薄的被角,自己也躺了下来,将女儿冰凉的小脚捂在自己怀里。
“阿娘,”莹莹在黑暗中轻声问,带着浓浓的睡意,“齐哥哥以后还会来吗?”
“会的。”林氏柔声应答。
“那他下次来,我背千字文给他听,好不好?”
“好,莹莹好好学,一定能背给他听。”
得到肯定的答复,莹莹心满意足,往母亲怀里缩了缩,很快便发出了均匀绵长的呼吸声。
林氏却久久未能入睡。她听着女儿平稳的呼吸,感受着怀中小小的、依赖着她的温暖身体,心中百感交集。齐啸云的善意,如同这冬夜里的微光,珍贵而脆弱。齐家如今的处境,她多少能猜到一些,明哲保身已是不易,暗中接济更是冒着风险。这份情,她记在心里,却不敢过多依赖。
未来的路在哪里?莫隆的案子如同巨石压在心头,翻案遥遥无期。她们母女二人,难道要永远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