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风雨。
莹莹迫不及待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四块精致的桂花糕,散发着甜香。她拿起一块,先递到林氏嘴边:“阿娘,你吃。”
林氏看着懂事的女儿,心头一酸,轻轻咬了一小口:“莹莹吃,阿娘不饿。”
莹莹这才小口小口地吃起来,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让她幸福地眯起了眼睛。她将剩下的糕点仔细包好,准备留着慢慢吃。然后又拿起那两本书,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封面。
“阿娘,齐哥哥是好人。”她轻声说。
林氏将女儿揽入怀中,望着窗外连绵的雨丝,目光悠远而坚定:“是啊,他是好人。所以莹莹,我们更要好好活着,好好长大。不能辜负了这些善意,也不能让你爹爹蒙羞。”
她低头,看着女儿脖颈上用红绳系着、贴身佩戴的那半块晶莹剔透的玉佩,那是莫隆留给她们姐妹唯一完整的东西,也是她们身份和希望的象征。
“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像是在对女儿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陋巷虽暗,但总有微光透入。而这光,正在幼小的莹莹心中,悄悄埋下坚韧与希望的种子。
窗外的雨声渐渐转小,只剩下屋檐断续的滴答声。屋内,煤油灯被点燃,豆大的火苗跳跃着,驱散了一隅昏暗,也将母女俩相依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壁上。
莹莹小心地将剩下的三块桂花糕重新包好,放进床头那个掉了漆的小木匣里,和几枚磨得光滑的彩色石子、一小截红头绳放在一起。这是她全部的家当,每一件都承载着小小的快乐。
然后,她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新式国文。书页有些泛黄,边角微卷,带着被反复翻阅的痕迹,却保存得十分整洁,上面还有清劲的钢笔字做的注解。莹莹认得,那是齐啸云的字。她伸出小手,轻轻抚过那些字迹,仿佛能感受到少年落笔时的专注。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她低声念着开篇的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便仰起头询问母亲。
林氏放下手中的针线,坐到女儿身边,就着昏黄的灯光,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给她看,耐心解释着含义。她的声音温柔而清晰,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糯软,将那些枯燥的文字化作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她不仅教认字,还会讲些相关的典故、风物,让莹莹听得入了迷。
“阿娘,你怎么懂得这么多?”莹莹眨着大眼睛,满是崇拜。
林氏微微一笑,眼底掠过一丝怀念与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