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听说了吗?咱们那位‘全能专家’赵工,在南京可是出大风头了。”
旁人好奇追问。
马工嗤笑一声,语气带着明显的酸意和不满:“哼,不好好搞他的机械手册,跑到人家电子管厂,指手画脚,说什么空气里有‘毒’,硬是让人家停产检测,还扯什么要管到别人化工厂头上去!”
“真是不务正业,手伸得也太长了!他一个搞机械的,懂什么电子管?懂什么化工环保?瞎指挥!”
他摇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年轻人,为了出风头,真是不计后果!这要最后查出来没问题,或者得罪了地方兄弟单位,责任算谁的?还不是咱们革新办背锅?周主任也是,太纵容了!”
这些半真半假、夹枪带棒的话,很快在办公室里悄然传播开来,给赵四的成功蒙上了一层负面的阴影。
消息也零星传到了王工耳中。他皱了皱眉,没说什么,只是私下给仍在南京的赵四打了个电话,简单问了问情况,叮嘱了一句:“事情办好就早点回来,部里这边有些闲话。”
赵四接到电话,只是平静地回了句:“知道了,王工。这边事情差不多了结,我就回去。”
他对此并不意外,更不畏惧。马工的诋毁,在他看来不过是蝇营狗苟的噪音。
他关注的,是手中那份邵工父子分享给他的、关于阴极材料工艺改良的初步实验数据,以及那远比苏联原始资料更贴近国内实际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