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和王永革、陈继业留在车间,一直等到第一个连接部位的所有螺栓都按照新标准顺利完成预紧,各项检查指标合格,这才离开。
回到研究中心,天色已晚。苏婉清提着一个保温桶站在他办公室门口。
“妮儿平时上学,家里自行车我在骑了。”
”娘熬了点小米粥,让我给你送来。说你晚上肯定又凑合。”
她把保温桶递过来,看了看他带着倦色的脸,“又有问题了?解决了吗?”
“嗯,解决了。”赵四接过还温热的粥,“一个小插曲,调整一下装配工艺就行。”
“那就好。”苏婉清没多问,“粥趁热喝。我回去了。”
送走苏婉清,赵四回到办公室,打开保温桶,小米粥的香气弥漫开来。
他一边喝着粥,一边拿起桌上那份关于螺栓连接系统知识的概要记录。
他将其与陈继业之前的计算资料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份简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与装配要点提示。
“永革,继业,”他把两人叫进来,“这份东西,你们看看。以后咱们中心经手的项目,凡是涉及关键螺栓连接的,都把这份要求附上,避免再出现今天这种问题。”
王永革翻看了一下,啧啧道:“四哥,你想得可真周到!这玩意儿实用!咱们也不用来时当救火队员了。”
陈继业仔细看后点头:“确实,标准化和知识沉淀很重要。这能减少很多现场争议和潜在风险。”
处理完这个突发状况,赵四的精力再次集中到西北项目上。
他审阅着陈继业提交的初步改装方案,总觉得在进气预热和燃油系统防冻方面,思路还是不够大胆,验证周期也偏长。
“高原低温环境下,常规的预热塞和火焰预热器效率会大打折扣。”
赵四用笔敲着方案稿,“我们需要一种更快速、更可靠的热源引入方式。”
他沉吟片刻,对陈继业说:“明天,你跟我去一趟热能动力研究所,他们那边好像在搞一种新型的涡流加热技术,也许可以借鉴一下思路。”
第二天,赵四带着陈继业外出调研。
而总装车间传来消息,采用新装配工艺后,挖掘机的回转支承连接部位安装顺利,首批三台样机的总装工作已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