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的几个观点和数据,一针见血!”
“尤其是对现行苏式精度标准不适配高速高精加工的分析,太精准了!您是怎么想到的?”
赵四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整体思路,有没有问题?可行性方面呢?”
陈继业深吸一口气:“虽然有些我不理解,但思路绝对正确!直指要害!可行性确实很难,需要调动难以想象的资源,打破现有的部门壁垒。”
“但是,如果真能按这个方向走,哪怕只实现其中两三成,对国家的价值都不可估量!”
王永革也重重一拍大腿:“没错!四哥,干吧!这玩意儿要是能成,比咱们修好一百台机床都管用!”
得到了两位最得力伙伴的初步认可,赵四心中更有底了。他根据他们提出的一些细节意见,又花了大半天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润色。
最终,他拿着这份凝聚了系统智慧、自身经验和团队校验的构想,再次走进了周主任的办公室。
周主任看到那份厚得像块砖头一样的文件,以及赵四虽然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神,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八分。
他没有多说,接过文件,指了指沙发:“你先坐,我看看。”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周主任看得很慢,很仔细,时而凝眉思索,时而微微颔首,时而又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周主任终于翻过了最后一页,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长时间没有说话。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然后停在窗前,望着外面渐起的灯火。
良久,他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着赵四,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掩饰的激动。
“赵明啊赵明你这哪里是一份技术构想你这分明是一份工业强国的蓝图啊!”
他走回办公桌,手指重重地点在文件封面上:“这里面的东西,眼光太远了,胆子也太大了!但是说得都对!看得真准!这才是真正治本的路子!”
周主任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这东西,放在我这里,最多也就是个了不起的想法。它必须让该看到的人看到!”
他小心地将文件收好,锁进自己的抽屉里,语气变得无比郑重:“这件事,你不要再对任何人提起。等我消息。”
赵四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份被称为“白皮书”的构想,已经迈出了改变格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