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共性技术”:他将高性能轴承、精密齿轮、高压液压件、密封件、高端传感器等列为需要集中力量突破的“工业关节”,并指出需配套攻关特种铸造、精密锻造、超精加工、表面工程等共性工艺。
“四、数字化与自动化底层支撑”:他极具前瞻性地指出,数控系统、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等将是未来自动化的大脑和神经,必须尽早布局自主技术体系,而非满足于引进组装。
同时,要发展工业软件,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基础研究。
“五、前沿技术探索与孵化”:他单独列出一章,重点强调了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虽遥远却将决定国运的前沿方向,必须立即以极小规模、极高专注度开展跟踪研究和原理验证,为未来产业变革埋下种子。
每一个方向,他都辅以亲身经历或搜集到的典型案例,说明其薄弱带来的现实危害,以及一旦突破可能产生的巨大连锁效益。文字扎实,数据支撑有力,论证逻辑严密。
他连续奋战了三天两夜,几乎未曾合眼。宿舍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苏婉清中间来看过他一次,见他满眼血丝却精神亢奋的状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帮他收拾了房间,添了热水,留下一些点心。
第四天清晨,初稿终于完成。稿纸堆起来有半尺高。赵四将其整理好,装订成册。封面上,他郑重地写下了标题。
关于系统性提升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及开展前沿技术预研的若干构想。
他看着这份沉甸甸的文件,知道这已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报告,更是一份战略倡议书,一份对未来工业发展路径的系统性思考。
他没有立刻去找周主任,而是先找到了王永革和陈继业。
“永革,继业,你们帮我看看这个。”赵四将厚厚的文件递给他们,“从你们最熟悉的领域看,挑挑毛病,看看有没有脱离实际、想当然的地方。”
王永革和陈继业疑惑地接过,翻开看了几页,脸色就渐渐变了。他们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投入。
这里面提到的许多问题,他们甚至闻所未闻,但其分析和规划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出了他们平时的思考范畴。
“四哥这这都是你写的?”王永革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撼,“这格局太大了!”
陈继业推了推眼镜,手指有些颤抖地指着关于数控系统和精度标准的部分:“赵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