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7章 体系的威力:标准化与数据库(3)

见效慢,且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如何保证?各部门能否真正打破壁垒实现共享?

关键时刻,赵四再次被请去参加高层协调会。

他早有准备,利用系统赋予的卓越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据理力争。

“首长,各位领导,标准的混乱和数据的缺失,就像公路没有交通规则和里程标。”

“表面上大家都能开车,但实际上事故频发,效率低下,永远无法实现高速协同。”

他列举了近期因数据标准不一造成的具体损失和延误,“‘盘古计划’的目标是打造工业体系的‘高速公路网’,就必须先统一‘交通规则’和‘里程标’!”

“否则,我们造出的再好的车,也跑不快,跑不远,甚至互相撞车!”

“投入是巨大的,但相比于因标准混乱造成的巨大隐性浪费和机遇损失,这笔投入是完全值得的!”

“数据的权威性,正需要由国家牵头,用最严格的规范和最权威的机构来背书和建立!”

他的论述清晰有力,切中要害,最终说服了大多数决策者。两份方案获得原则性通过。

然而,方案的通过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落实。

赵四亲自挂帅,牵头组建了“标准与数据工作小组”。

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阻力远超技术攻关。

协调冶金局和机械局开会讨论统一测试标准,双方专家为了一个取样尺寸的细节争得面红耳赤,都认为自己的传统方法更合理;

向各大钢厂征集历史数据,对方往往以“企业机密”或“数据不完整”为由婉拒;

推行新的强制性验收标准,配套厂叫苦不迭,认为标准过高,短期内根本无法达到,成本也无法承受

面对重重阻力,赵四没有退缩。他采取了“重点突破,示范先行”的策略。

他不再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材料的所有标准问题,而是集中力量,首先攻克“901工程”急需的三种关键材料的测试规范。

他亲自协调,从国外引进了几台高精度材料试验机作为仲裁基准,组织各方专家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对比试验,用无可辩驳的数据最终确定了统一的测试国标草案。

对于数据库建设,他选择与攻关意愿最强的鞍钢和上钢三厂合作,由“盘古计划”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帮助其改造实验室。

率先按照新国标生成第一批“标准数据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