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9章 来自军工的考题(2)

、泄漏控制的要求更是严格。”

“要是在等两年,等901工程成功......”

“可以我们目前的基础,三个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位液压专家补充道:“而且这不是理论攻关,是要拿出实实在在能用的产品,要通过严苛的军标考核。”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压力如山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这确实是对“盘古计划”前期积累和综合攻关能力的一次极限检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四身上。

他是技术规划的实际负责人,也是“盘古计划”的灵魂人物。

赵四没有立刻表态,他快速翻阅着技术资料,大脑飞速运转,结合脑海中的系统知识进行着评估。

难度确实极大,但并非毫无希望。

“盘古计划”前期在材料、精密加工、测量技术上的积累,以及正在攻关的超高精度机床,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可能的基础。

他抬起头,目光沉静而坚定:“部长,各位老师,任务确实艰巨,但这也是检验我们‘盘古计划’成色的最好试金石。”

“我们不能退缩,必须迎难而上!”

他顿了顿,条理清晰地开始部署:“我认为,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

“重点是发挥‘盘古计划’跨部门协同的优势,打一场立体攻坚战。”

“第一,材料组。”他看向材料专家,“立即对失效的伺服阀进行解剖分析,重点分析阀芯、阀套、密封元件的失效模式和材料缺陷。”

“同时,启动紧急预案,利用我们新建的材料数据库和标准,协调鞍钢、抚顺特钢等单位。”

“针对性地冶炼一批高性能不锈钢和特种合金试验材,重点攻关材料的均匀性、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第二,精密加工组。”他的目光转向机械专家,“这是关键。立即抽调‘901工程’精加工团队的精干力量,成立伺服阀专项加工小组。”

“利用我们正在调试的超高精度磨床和研磨设备,集中攻坚阀芯和阀套的配磨工艺。”

“目标只有一个:达到图纸要求的亚微米级配合精度和超低表面粗糙度。”

“测量组同步跟进,用我们最新的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全过程监控。”

“第三,液压与控制组。”他看向液压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