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转顺利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切削。
“准备试件。”赵四下令。
一个经过粗加工的标准测试件——一根材质为45号钢的短轴,被小心翼翼地装夹在主轴的卡盘上。
这是检验机床精度最直接的方式,要在它上面车削出规定精度和光洁度的外圆和端面。
赵四亲自走到了手动操作面板前。
没有数控程序,所有的进给和走刀都需要手动控制,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和机床本身的精度。
他握住那个控制纵向进给的手轮,感觉着上面细密的防滑纹路。
他轻轻转动手轮,通过齿轮和丝杠的传动,刀架开始平稳地移动。他调整着另一个手轮,让硬质合金车刀缓缓靠近旋转的工件。
“嗤——”
当锋利的刀尖接触到旋转钢坯的瞬间,清脆的切削声响起。
一绺绺银白色的、连续不断的切屑从刀尖处流淌出来,如同一条柔韧的金属丝带。
这声音听在老师傅耳中,如同天籁。切屑连续、颜色正常,说明切削参数合适,机床运转平稳。
赵四全神贯注,双手稳定地操控着两个手轮,控制着刀具的轨迹。他的动作不快,但极其精准。刀尖在钢坯上划过,留下一条越来越宽、越来越光亮的金属表面。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只能听到主轴平稳的旋转声、刀具切削金属的嘶鸣,以及自己有些急促的心跳声。李副部长不自觉地向前探了探身子,周主任的拳头微微握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赵四将手轮旋回到位,退出了刀具。主轴缓缓停止旋转。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个刚刚完成精加工的测试件。
负责检测的老师傅立刻上前,用干净的白布仔细擦拭掉工件表面的冷却液和微量油污。他拿出最精密的千分尺,开始测量工件的外圆直径。
测量点选了三个不同的位置。每测一个点,他的表情就变化一分。从紧张,到惊讶,最后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激动。
他又换了一块大理石平台和千分表,检测工件的端面跳动和圆度。
当他完成所有检测,直起腰转过身时,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声音都有些颤抖:
“报告!外圆直径三个截面误差不超过0.001毫米!圆度误差小于0.0005毫米!端面跳动小于0.00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