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全部达到设计指标!不有几个指标超过了设计预期!”
短暂的死寂。
随即,巨大的欢呼声和掌声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整个车间!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老天爷!这精度”
这是第一台没有依靠苏联人的技术和材料的全国产高精度机床,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释放自己内心的激动,这是从零到一的一步。
老师傅们激动地互相拥抱,用力拍打着彼此的后背,不少人眼眶都湿润了。
年轻人更是兴奋地跳着,叫着,仿佛要将这些日子积压的压力全部释放出来。
李副部长快步走到检测台前,亲自拿起那个测试件。工件表面光洁如镜,几乎能照出人影,摸上去平滑得不可思议。
他掂了掂这沉甸甸的成果,转头看向赵四,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主任也走了过来,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笑容,对着赵四竖起了大拇指。
赵四站在欢呼的人群中央,看着那台成功发出初啼的庞然大物,看着手中那个象征着突破的精密工件,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清晰的笑容。
这笑容里,有疲惫,有欣慰,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笃定。
他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首件试加工成功,证明了我们这台母机的能力!”
赵四的声音在渐渐平息的欢呼声中响起,“但这只是开始!它的使命不是生产零件,是制造出更多、更精密的机床!”
他举起手中的测试件,目光扫过每一张激动而又充满期盼的脸。
“休息半天。下午两点,全体开会!我们要讨论‘火种分发计划’!”
新的命令下达,新的征程就在眼前。
车间里的人们看着那台成功的母机,眼神火热。他们知道,一个全新的阶段,即将开启。精密制造的火种,已经在这间厂房里,被成功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