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是最老式的,掩膜版制作全靠手工描绘,成功率低得可怜。”
“蚀刻液的配方也不稳定,经常出现断线或者粘连。”
“要达到您这个要求,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增加熟练的人手,还需要更稳定的材料和设备!”
他的话代表了在场大多数微电子研究人员的心声。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的技术基础确实薄弱。
赵四理解他们的困难。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更加沉稳。
“钱老,孙工,各位同志,你们的难处我都清楚。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往前走。”
他走到黑板前,画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
“我们可以把大目标分解。”
第一步,不追求一次成功制造整板。我们先集中力量,攻克最基础的双面pcb板制作工艺。线宽可以先从0.5毫米起步,熟练了再向0.3毫米逼近。”
“第二步,分模块验证。我们不直接做整板,而是先把上面的功能模块拆开,比如指令译码模块、单个轴的驱动模块,做成小块实验板,逐个调试通过。”
“第三步,严格筛选和老化。所有晶体管、电阻电容,入板前必须经过严格测试筛选。焊接完成的板子,要先进行高温老化和振动测试,淘汰掉不合格的。”
他放下粉笔,目光扫过众人:“这不只是为我们五轴平台解决问题,更是为我们国家自己的微电子产业蹚一条路!”
“每解决一个工艺难题,每稳定生产出一块合格的板子,都是在为未来打基础。”
“部里已经原则上同意,会优先保障‘盘古计划’所需的特殊物资和人员调配。”
他顿了顿,拿出了那几件系统提供的样品。“我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搞到了几件国外最基础的逻辑电路样品和实验板。”
“大家可以拿回去参考、解剖,理解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工艺特点。”
“但我们不能照抄,要根据咱们自己的条件,走自己的路。”
看到那几件精巧的“洋玩意儿”,钱老和孙工等人的眼睛顿时亮了。
他们围上来,小心翼翼地传看,如同捧着珍宝。
这些实物参考,远比图纸更有说服力。
“有这些东西做参考,心里就有底多了!”
钱老的情绪明显高涨起来,“赵组长,你说得对!不能怕难!分解任务,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