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章 更换宰相(2)

不满意他,就以年龄大要求退休。李纯就此事征询杜黄裳的意见,还说以后就杜黄裳一个宰相,希望他能挑起重担,把国家治理好。

杜黄裳也是个聪明人,早就感觉李纯有点不满意他,杜佑走了,自己一个人精力有限,更难把政事办好。杜黄裳听出李纯这是正话反说,不想让他丢面子,也向李纯提出要告老还乡,让位给年轻的贤才。

既然两位宰相都识趣愿意退休,李纯故作挽留一番,就正式批准他们退休。

对于杜黄裳,李纯不忘其卓越功勋,加封其为邠国公,还让人在其老家修建了一栋豪华别墅,供其安享晚年。

对于杜佑,只是资格老而已,没给李纯多大帮助,李纯就按照惯例,给其封个司徒,让他体面退休。

至于新的宰相人选,李纯觉得换一次人不容易,必须要能力超群,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难题、成就大事。

李纯把几个看好的大臣过了一遍,选中了李吉甫和武元衡,这两个人有思想、有能力,处理事务成熟稳重,而且两人私交很好,关系很融洽,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

按照唐朝的惯例,一般宰相只有两人,分别为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加同平章事,有时也可以把其他官员加个同平章事衔,相当于增加宰相数量。

秦汉的丞相位列三公,是一品大员,为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唐朝的宰相则就逊色很多,和各部尚书、地方节度使一样,都是三品官,官职并不高,只是帮助皇帝办理朝廷事务,权力比较大,实际上是相当于秘书长的角色。

李纯决定只设两名正式宰相,下旨任命李吉甫为中书侍郎,武元衡为门下侍郎,均为正三品,加同平章事,正式封两人为宰相。从权力和排序来说,中书侍郎更重要一些,算是百官之首,门下侍郎居次。

李吉甫和武元衡一直跟随李纯,心意相通,觉得李纯可能会重用自己,但也拿不准会怎么使用,正式接到圣旨后,竟然是直接拜相,两人喜极而泣。

李吉甫感叹道:“我李吉甫长期在江淮的地方官上流落转任达十五年,入朝才一年多,就受到皇上如此大的恩典,唯有肝脑涂地,才能报答圣恩。”

武元衡也说:“我武元衡遇到明主,唯有尽力报效,辅佐皇上干一番大事业,才不会辜负皇上的知遇之恩。”

两个新的宰相人选到位以后,李纯对朝中其他位置也小范围的调动一番,让几个不能干事的老臣退休,把部分平庸的官员调到次要的岗位,在重要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