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3章 革新汉语(2)

,必须得到尽快解决,这在前世都有成功的经验。

前世的首都在北京,以北京地区的语言为基础制定普通话的标准,在全国进行推广,并对以前的繁体字进行简化,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借鉴。

既然唐朝新的首都在夏原,而且此处会长期作为首都,那就以夏原周边的淮北话发音为基础,制定出规范的汉语发言标准。

在简化字方面,李纯有不同的想法,不必所有字都动,重点简化的是那些常用且难写的汉字,其他的也可以酌情动一下,一些笔画本来就不算多的,就不必动了,一些偏僻字代表一个地名或特殊含义,用的很少,也不必动。

想好以后,李纯就召来教育部尚书白居易前来商议。李纯说出了大概想法以后,白居易沉思了一阵,表示支持规范汉语的思路,但是反对简化汉字。

白居易说:“汉字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用了上千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没必要大改一番。”

李纯道:“我华夏最早流传的是甲骨文、后面又是金文,再后面是大篆、小篆、隶书,都一直在变,怎么到了唐朝就不能变?你说要用老祖宗的东西,老祖宗的甲骨文,你会读会用吗?”

这么一问,倒把白居易给问住了,不再言语。

李纯又说:“朕规范汉语、简化汉字,是为了发扬汉族文化,让华襄各族都能更快更好的掌握汉语、汉字,便捷各地人们沟通交流,这些正是老祖宗所期望的。”

白居易被李纯的一番话说动了,赶忙说:“恕臣愚钝,刚才没有完全理解陛下的一番苦心,现在觉得陛下的想法很有意义,愿意回去带人研究规范汉语、简化汉字的事宜。”

李纯道:“以后我们还要打下很多地方,好的语言文字会提高朝廷统治地方的效率,你们把汉语的发音分解成几个具体的音节,用字母表示,这样才能方便人们学习。你们还要抓一件事,那就是还有少量襄人私用他们的文字,教育部要要彻底废除襄人的文字,否则会影响我们汉语教学的效果。他们原来的古籍可以保存,但是不得再使用以前文字传递信息,只能用汉字书写传达,规范汉语和简化字以后,必须要让各地的学校全面推广学习。”

白居易说:“既然废除襄人的文字,干脆也限期废除夷人的语言,让襄人以后逐步都写汉字、说汉语,甚至风俗习惯也转变过来。”

李纯道:“不可,朝廷搞华襄分治,华人和襄人还是要有些区别,唐朝境内的襄人和汉人样貌差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